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语文高考常用词语-语文高考常用词语汇总

tamoadmin 2024-09-03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2.2021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有哪些?3.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4.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 语文知识 点归纳汇总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高考书籍知识

1.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2.2021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3.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4.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语文高考常用词语-语文高考常用词语汇总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 语文知识 点归纳汇总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高考书籍知识汇总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 总结

(一)通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二)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B.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四)一词多义

1.之:

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以之兴怀(代词)

夫人之相如(取消 句子 独立性)

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2.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

高考七种语病类型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下列类型: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缺少修饰成分。

(1)缺少主语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 黑板报 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 教育 。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2)缺少谓语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少宾语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缺少修饰成分

①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同时,前一分句又是“动宾不当”。)

二、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提意见”和“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 文章 ,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_ 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_ 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_ 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事的创作 方法 ,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

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

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三、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 短语 位置不当。

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 经验 的国家队的 篮球 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 心语 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3)虚词的位置。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

①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②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

④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

⑤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四、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①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④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

(“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3)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五、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 文化 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六、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

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七、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素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

高考书籍知识汇总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 百科 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 --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 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 散文 :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 日记 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汇总

★ 最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2020高考语文知识要点总结大全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的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1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2021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有高频易混词语熟语。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无忧考网为您提供高考语文文言文易错知识点,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一、文言实词

 1.通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 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 短语 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 文章 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 方法 ,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四

 语法现象:

 1.积累性的

 实词:重要实词、通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 句子 。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 文化 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例:昼夜勤作息。

 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

 (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4、补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例:互文、

 合说分译。

 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

 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2、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注 意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

 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1:吾孰与徐公美?

 例3: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练习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不知句读,不解惑。

 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

 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

 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8、沛公安在?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

 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

 沛公在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全国高考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翻译划线句子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庞涓)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

 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

 不能在人前露面。

 齐国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载着(孙膑)回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翻译划线的句子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

 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翻译典型错误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 成语 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用方言、 俚语 、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

语文学习 的知识点比较的多,学生需要知道高考语文的考点。你们知道有哪些高考必备 语文知识 点 总结 整理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欢迎阅读和分享。

目录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 说明文 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 方法 、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 故事 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推荐:高中语文答题技巧

句子 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种文学体裁:、诗歌、戏剧、 散文 。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七种 短语 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设复句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

高考必背知识点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的 教育 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他以学术上鲜明的倾向、独特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

4、艾青: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蒋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5、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 唱歌 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著而深切的爱国之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6、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取得了相当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它于70年代后期产生。朦胧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30年代诗歌决然不同的特色。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顾诚、江河等。

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将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7、阿赫马托娃:俄罗斯文学的女诗人之一。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时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人称“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早期的室内抒情诗以“巫性思维”窥测人性,晚年将自己定位为“尘世的圣母”,医生持续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爱。

8、“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9、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 文化 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是一个政治家,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相传投汨罗江而死。

10、《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全诗共373句。

11、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作为诗人,他一生写了800多首诗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运用了各种形式和韵律。普希金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代表作有诗体《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上尉的女儿》。

12、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19世纪40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改革,代表作诗集《草叶集》。《草叶集》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同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

13、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14、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15、碑记,又称碑志。“碑”指碑铭,“志”指墓志铭。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碑铭又分为三类,即宫室庙宇碑,墓碑和功德碑。墓碑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 事迹 和高尚的品质。

16、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钥匙》《天鹅曲》)。

17、杨绛,本名杨季康。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成真》,长篇《洗澡》。

18、李约瑟,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用历史观点看待中国传统的科学》等。

19、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的作品有:短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 集《野草》;杂文《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 日记 》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白话。

20、瞿秋白,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无产阶级革命家,现代作家、翻译家。作品有《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

2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22、魏徵(580—643),字玄成。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魏徵有胆量,敢于直谏,所言多被太宗纳,有助于“贞观之治”。他的著作流传下来的,除《隋书》和《梁书》等他撰写的一部分外,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他的言论多见于唐朝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谏,规劝尊长使他改正错误。疏,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23、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 传说 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本纪记述历重大的政治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述诸侯国的兴亡;列传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言行事迹;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表记史实年月。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4、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艺术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熔于一炉,使抽象的 逻辑思维 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25、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53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6、《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任秦相国时,集合他的门客们共同编写的。全书共26卷,分12纪、8览、6论,共160篇。内容以儒、法、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名、墨、农、阴阳家言,实际上是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武器,故称为“杂家”。

>>>

高考必考知识点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汇总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 最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 2021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文章标签: # 高考 # 语文 #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