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高考是怎样做题的_高考题应该怎么做

tamoadmin 2024-08-0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答题时的一般流程是什么?2.高考的时候,考生应该如何静下心来做题呢?3.高考考场上有什么可以制胜的答题或解题技巧?4.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5.高考做题思路详解:考生如何在考场中高效做题你知道吗?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容易拿分的题了,因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就在选项里面,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它。有的考生就问了,怎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的找到正确答案呢?实际上,并没有特殊的技巧,也不是靠蒙,我认为,最好的技巧就是

1.高考答题时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2.高考的时候,考生应该如何静下心来做题呢?

3.高考考场上有什么可以制胜的答题或解题技巧?

4.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5.高考做题思路详解:考生如何在考场中高效做题

高考是怎样做题的_高考题应该怎么做

你知道吗?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容易拿分的题了,因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就在选项里面,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它。

有的考生就问了,怎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的找到正确答案呢?实际上,并没有特殊的技巧,也不是靠蒙,我认为,最好的技巧就是掌握知识重点以及大部分普通知识点。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还是无法选择,那么,使用一些技巧,是可以提高正确率的。

下面是我总结了自己高考做选择题时的解题过程,看看,能不能从中get到你想要的技巧:

1、快速浏览题干,精准勾画出关键信息,比如:数字;比如:“不”、“可能”,这样影响选择的词,要加倍注意,因为很可能改变了一些细节,和你以前做过的题答案不一样。

2、根据问题对有信息量的题干进行分析,因为有的题会加一些干扰信息,必须把它排除掉。

3、如果是考察基础知识点的题,看完题干,脑子就蹦出答案了,直接找选项里和答案一样或最接近答案的一项。

4、如果是需要计算或逻辑推理的选择题,我给你推荐以下5种方法,肯定能达到快准稳:

a、数学纯计算的,从问题反推较复杂,正推容易,可以考虑代入法;

b、排除法,这是我使用最广的,例如化学大量粒子共存这类题目适合;

c、如果是单选,直接排除两个答案意思一样的选项;

d、画图法做选择题,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能画图多画画;

e、跳过法,这个方法我经常用,记住,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死磕某一题目上,一旦超过预算时间就直接下一道,做完再回过头来思考,那时候或许其他题目会给你灵感。

下面再以历史题为例,列举两个小技巧,超级实用:

这个技巧是在你已有的史实基础下,仍然无法准确把握材料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时,利用以下两个技巧能将你的正确率从乱蒙一个答案的 25% 提升到 80% 甚至 90%。

技巧一:如果只有一个选项可以和材料与选项对接,(比如:关键词或关键部分的对接,或是中心意思的对接)那这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

例题: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 .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 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对比四个选项,只有一个 A 选项可以跟材料选项对接,BCD 都不可以,所以 A 不管他说啥都一定是对的。「1915-1922」对接「」,由「讲民主到很少讲民主」对接「思想发生转变」,所以可以直接秒选 A,马上!毫不犹豫地!

技巧二:通过比较选项选相对安全的选项。这个技巧在你做历史难题的时候特别有用,难题更容易秒杀。

例题:1940 年,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它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 扩大中国***的阶级基础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这题 AB 没什么争议,关键在于 CD 选哪个,你可能不知道右倾是什么意思,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技巧来选出正确答案,对比 CD,可以得出 C 是更安全的选项。

为什么?因为 C 的「阐释」是个中性词,「性质」也是一个可以囊括很多内容的词语,而 D 的「批判」是个带有明显倾向的词,限定了是不好的内容,而且「危害」限制了是贬义,所以我们要选 D 的话对材料的要求更高,他必须得带有个人情感倾向的词出现以及得有不好的内容出现。

而 C 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无论材料有没有出现带有个人情感倾向的词或者有没有出现不好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选 C,因为 C 这个选项囊括的范围最大,它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的选项。

或者你可以这么理解,C 是比较中性的说法,赞扬、批评、中立这三种态度都囊括在 C 选项里,而 D 选项是只有批评,如果你能选 D 的话你一定可以选 C,反之则不行。所以在你无法通过其他手段确定答案时,选 C 这种相对更安全的选项,命中正确选项的几率更大!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了,即使在排查法中,也需要知识点来支撑的,也就是说,和掌握的知识面分不开,并没有靠瞎蒙的说法,并且这种做法也没把握,所以,还是建议把知识学扎实,在掌握一些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拿高分。

高考答题时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1、通览全卷,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地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考生愿意从卷末难题开始做,他们认为自己前面的题没有问题,好坏成败就看卷末的难题做得怎么样,开始时头脑最清醒,先做最难的题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坚胜利保证全局的胜利。这种想法看似有理,实际是错误的。一般卷末的题比较难,除了个别水别高的学生,都没有做好该题的把握。很可能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把这个题满意地做完。你这时的思绪多半已经被搅得很乱,又由于花了不少时间,别的题一点没有做,难免心里发慌,以慌乱之心做前面的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一份高考试卷,虽然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可以增强信心,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气氛。

先局部后整体。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高考阅卷评分办法是"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所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

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来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这就是跳步解答。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5、答题速度:以快为上

高考数学试卷共有22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5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二至三分钟之内解决。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

6、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平时做作业,都是按所有题目来完成的,但高考却不然,只有个别的同学能交满分卷,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都不允许多数学生去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数学科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7、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

高考是限时限量的选拔性考试,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2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提高成功率。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

8、要学会"挤"分

高考试题是"题题设防,题题把关",高考试题每一道题目都"长牙",每一道题目都"咬人",只有这样才达到区分的目的。另一方面高考试题是分步赋分,做对几步就会得到几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学会"挤"分。

挤分的主要方法有:理科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作文尤其主要开头和结尾,文科一般都按要点给分。所以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高考是按步赋分,千万不能产生定势,高考试题为了达到理想的压分度,住住是难度逐步加深,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因此考生在考试时,不急燥,不气馁,要学会用"挤"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得分率。

9、检查的方法:顺手记下该检查的题号

检查是答卷的一个环节,检查时最忌从头到尾一题题地检查。因为在短短的时间里看许多题,自然不会很细,而轻易地更改常会把本来做过的题改错。正确的检查是只检查应该检查的题,一个题该不该检查,应当在做完这个题时给出判定,并在演草纸上记下该检查的题号。

一份考卷上该检查的题不应当多,有经验的考生知道答完题后要面对的题无外乎四种,一是解题过程顺利且很有把握,这类题就不需要检查了。二是解题过程不顺利,自己觉得在某一点上没有把握,还需再斟酌,这类题就是需要检查的题。三是感觉难做,但一时理不清头绪,无从下手,只好暂时放下的题。第四种题是完全不会,估计再花时间也没有希望做出来,不如放弃此题,如果是选择题,就选一个最像是正确的答案了事。这类题就不必再做检查了。

检查时首先要注意有没有漏题。此外检查时仍需审题,因为在审题环节出问题是考生最常犯的毛病。检查时不要轻易改选择题的答案。到检查时,大脑已经连续工作很长时间了,轻易以疲惫的头脑去翻头脑清醒时的答案,结果是把做对的题改错了。

10、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一、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二、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三、新的答案写出后,不要忘记把原来的答案划去,如果出现对的和错的两个答案并存的情况,按规矩是不能给分的。

高考的时候,考生应该如何静下心来做题呢?

答题前要纵览全卷,做到胸有全局。注意力还要高度集中,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

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要做到:

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

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

做题时要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

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

最后认真检查,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尽量不要提前交卷。

高考考场上有什么可以制胜的答题或解题技巧?

考试也属于应激的一种,考前和考试中保持适度的紧张,是更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的,因为大脑最佳的状态就是适中的压力,心理学上也叫唤醒水平。适中时,表现的成绩是最好的,太低或太高的紧张程度都不利于能力的发挥。所以大家并不需要对自己的紧张反应过于焦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高考的时候,考生应该如何静下心来做题呢?

1.淡化成绩,看重备考效果

高考前大家都会经历几次模拟考试,这几场模考可以说是最接近高考的考试了,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不过有些考生就会过分关注模考的成绩,考试结果不尽如人意,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受到波动,于是会过分纠结自己考试失利的状况中。其实模考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帮助考生认清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漏洞,明确自己的易错点,然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等到真正高考的时候再出现这样的错误。

2.保持平常心

在竞争面前,都会紧张,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考试时你紧张,别人也会紧张,这是客观存在的,要接受这一客观事实。这时你不妨坦率地承认自己紧张,也许会求得理解。同时要进行自我暗示,提醒自己镇静下来,常用的方法是握紧双拳、闭目片刻,这有助于消除紧张。

3.战术上要慎重,战略上要藐视

高考是一个人一生重大的转折点,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努力拼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认真备考,掌握好各科考试题目类型、解题思路、方法、答案要点等,只要你准备充分了,就无须害怕高考,把高考当作平时的考试一样对待就行了。到了高三,你已经身经百战,各种小考、大考、质检考都经历过了,懂得如何应对考试,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把握节奏、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上厕所)等,高考也只不过是重复你曾经经历过的考试一样,也就那么回事,甚至,考场环境更安静、监考老师的态度更和蔼、考试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应该更轻松自如的,你何惧之有呢?

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在高考考场上答题,首先有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先易后难!以拿分为主,能拿到的分数一定要确保拿到!实在不会的选择题不可以空着,合理控制时间!不过于纠结几个题会不会,提高答题速度,把会答的,能答的先都完成掉,答的时候尽量仔细,避免回头再次修改,把会的都搞定了,再回头审视那些没有做的,因为前面答的快,一般留下答后面不会的题的时间都比较充裕。

在高考前,在文科方面,要记住答题模式,要多背,多练习,上课认真听老师讲就得了,不会的题要跳过,语文作文一定要留足40分钟来写,时间分配很重要!在理科方面,多记忆基本公式,注意答题的格式。尤其是计算方面不要出现低级的失误!先把简单的和中等的分数拿到再攻难题和附加题,实在不会的也把你可以想到的写上去,毕竟是按步得分!

在考场上,也要胆大心细,调整心态,心态比知识点掌握更重要,不要有太大压力,用平常心面对,晚上注意休息。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高考,一定可以考出自己的理想成绩的。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最好,提高自信心,往往可以超常发挥。还有就是要注意书写,要尽量把字写得好看一些,把答题的逻辑和条理彰显出来,这样就会给改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从而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另外,蒙,也是一种技巧,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就可以了,而且做过去就不要再改了,改往往会把蒙对的改错了。

但是,说到底,高考时临场发挥的技巧,是和平常做题、总结、思考、提升分不开的。要想在高考发挥出技巧,关键还是看平常的积累,没有量变何来质变!

高考做题思路详解:考生如何在考场中高效做题

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做题次序

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比较简单,自己容易拿分的题先做,如果自己先遇到了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题,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一直纠结于这个题,如果太过于在意这个题的话,会对自己的心态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后面题目的解答。

二、消除方法

拒绝已知条件和选择分支提供的信息,拒绝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误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当答案是一个固定值或有一个数值范围时,特殊点可以代入验证中予以排除。

三、审题方法

题目本身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来源,只有认真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文笔要简洁、快速、规范,不能慢。切记高考的评分标准是循序渐进的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高考的相关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试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录取方式用网上录取,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2个批次,此外,还有许多高校进行自主招生,但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应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已经进入综合考试阶段,如何顺利做题尤其是在考场中瞬间做题,一遍把题做对始终是考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先从高效做题说起。 推荐:考生必须注意考场导致失分的八类低级错误 1、学会从题目入手 怎样才能高效率做题达到瞬间解题?其实道理很简单,学起来也十分容易,难的是思维的转变和做题模式的改观。搏众高考首席高考专家管卫东始终强调用思维做题,以定性的角度去看待题目,定量计算。 什么叫定性理解和定量理解?定性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来认识事物,确定和判断事物的思维方法。我们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理论,但要求学生形成可观的审题思维。要学会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去寻求知识点做题,而不是利用大量做题累积“知识点经验”做题,我们知道,任何一道考题题目和条件之间必然有关联性,必定有方法可以做出来,但是很多时候知识点用的多不多?知识点所占的部分在考题出现过程中基本上属于过渡型桥梁阶段。我们要高效率做题,自然要从题目本身入手,寻求题目和条件中的蛛丝马迹做题。 考试的本质就是考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与出题者之间的博弈,出题者完全明白题目是怎么出的,中间省略了什么过程,要把什么条件补上才能形成完整的答题,但是水平较高的考生会不自觉地根据现有条件可观的推导缺失信息,自然而然的引出知识点,从而把题做出。大部分考生依赖做题经验首先想到知识点,再由这个知识点多方向推测,最终验证出结果,或者由于方向过多导致明明知识点会,而无从入手,导致花费大量时间或丢分,甚至错误的用类似知识点去思考,这是对考试认识的不足。 2、客观审题,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做题 首先强调,客观思维是获取高分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英语和理科学科。 当然转变一种思维模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一旦摸清了这种思想,再看题目,就会发现很容易。试题中存在许多迷惑信息,往往引起考生主观联想,导致走上歧途,始终记住,你不是出题者,只能凭借题目现有的文字资料做题,没有说的一概不能想象,当且仅当文字提到,或者能够形成这些文字的必要条件的,我们才能认可。比如前两天一个同学问我一道丢分率相对较高的生物考题(相信大家都做过): 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用知识点“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去思考的话,是极其容易选A、C,尤其是A的,这都是主观思维,题目没说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就表示含量增高,打比方说你饭量增加,但是能说明你吃的饭一定多吗?节食减肥不行吗?C选项明显不对,细胞多和含量没关系,一碗饭几个人吃都行;B讲的是一种结果,不是原因,显然不对;D形成的结果能够题目条件的必要条件,自然选D,红细胞破了,血红蛋白自然会溢出到血浆中去,这个是可作为必要条件的,所以是正确的。很多题都可以这么做,当你保持可观性审题思维的时候,往往能够正确的分析题目所求的结果,无论是大题还是选择填空题。给大家看一道数学大题: 这里我不写解题步骤,就讲做题方法,大家试试按照我给的思维做下来看看。很多考生第一看到这类题型,觉得对第一个问题,还有点感觉,第二问、第三问就比较难下手了,其实并不难。大多数考生看到题目后,马上想到题目给的是等比数列,马上开始罗列等比数列公式,然后进行求解,这种做法显然是中了命题者的圈套的,能做出来,但是要走很多冤枉路。大家要看清楚,题目第一个问题所求解的内容是求参数λ的值,大家注意看,原题有两个条件是关于λ,一个是有关x的,一个是关于y的,因此,在第一时间做这道题的时候,是掌握哪个条件做这道题好呢?再看原题,关于x的是一个等式,并且等比数列也是关于x的,所以,直接用用x带入,直接往里代,就可以得出λ的值了。 第二问求证的内容似乎原题没给出直接相关的条件,这就需要自己补充条件了,怎么补充呢?首先先看求证的条件和题目有没有相关性,比如题目给的关于x,y的式子结构较为相似,并且都与λ有直接关系,与所求条件进行对比,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式子变形了(变为λ的表达式)。第二问只需一步变形,即可获得答案,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基本上讲通了都会做。 第三问看起来就较有难度了,因为乍看和题目不沾边,其实很简单。很多人做到这一步,一看式子这么长,大多数会开始想办法并项,其实这种想法是忽略了问题所问与已知差距,大家看问题,是x、y相减的概念,原条件并没有涉及到x、y之间的关系,反而是第二问的结果告诉我们x、y之间的联系,因此第二问所求结果才是我们要的,然后通过式子对比,发现一个是相除,一个是相减,这时候就可以想起知识点了,当然有的人想不到,这道题用的是初中的知识点,就是等式两边分母减分子(分子减分母也成立)除以分母,等式依然成立。做到这步,这道题基本上就解完了, 所谓难题,难在怎么从题目分析,而不是知识点。这道题大家即使能做出来,但是谁能明白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在做题时,式子的全部变形,直接体现在问题所问的和题目给出的条件到底差在哪。大家要根据式子所给条件的差距,决定思维往哪想,而不是根据脑中的知识点,以后大家要反过来记住,是由差距来判断、决定知识点,而不是想由知识点去弥补这个差距。每次做题训练的时候,哪怕不会做看答案,也按照这个思维去套,就自然会理解如何用题目和条件之间的关系做题了。 总结回顾下这道题是怎么利用问题与题目之间的差距的:第一问,我们根据求λ的值,我们直接可以根据x的条件做出来,第二问,原文给的都是x、或y与λ的关系,因此必须找出他们的共通点进行式子变形,第三问,原文条件没有,只有第二问有,但是第二问没有涉及加减问题,所以这时候才想到要用知识点进行转化变形。 这才是真正的客观审题,在审题过程就就该由着题目决定你该往哪走,不仅数学如此,所有学科都存在同样的道理。就如语文,即使是考察非常发散性的、主观性的作文,也必须要求你不能离题,因此同学们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从题目入手,客观审题、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做题,才能百战百胜,每一道题都用这种思维做,将没有难题,哪怕最后几十天,哪怕你现在水平不高。 有的同学不信,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问问自己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是知识点?不是,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是,缺的是对题目的理解,对做题的理解。 3、理科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步骤 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步骤指的是一门学科用一种或者两三种思维,制定一定的步骤全部拿下。就比如说前面举的数学例题,这种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差异点的思维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题,除了立体几何、排列组合外,都能解答出来。只有当题目条件过多或者过少的时候,我们用逆向的思维,就是必要性思维(必要性思维1、必要性思维2),即从结果递推出满足这个结果的必要条件。 理科学生做过物理题吧,看看题目给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力学、电学、热学大题解法是不是存在这么个规律:是否都是按照题目给的步骤,用表达式表达出这个步骤,最后联立求解就能得出结论?那么就说明了,物理大题固定的解法就是从题目分析开始,逐一罗列表了达式即可,方法虽然笨拙,但是在不会做的情况下,是极其实用的,哪怕算错了还有步骤分。 有人说英语没步骤吧?英语有其思维步骤,做任何英语题,大家都习惯边读心里边翻译,大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掌握句子的语义就能拿下大部分题。读题解题顺序是:首先读懂认识的单词,大致了解句子的语义,水平较差的只要从句子中了解这句话大意是一个什么玩艺做什么什么动作或者怎么着这种模糊的概念即刻,然后判断对象、时间、动作发生的性质(持续、终止、停止),弱化语法及句子的结构分析,将主要精力放在语义上。只要按照这个顺序,就基本能答对。点这里察看如何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做英语阅读 那文科有相对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步骤吗?有的,但是因为文科类题型较为丰富,只能大概的总结归纳下:读题方向的把握,第一步,看清问什么,尤其是选择题,与问题无关的第一时间排除,哪怕是出自原文。第二步,抓住题目暗示的知识点展开,尤其是政治部分,描述了一些史实,叫你表达,要看清楚提干重点表达什么思想,自己别以为他要你答什么,看侧重点。第三步,因为主观式答题,将要点先列出,再阐述,第四步,细节修饰,这个比较重要,可以对遗漏部分做一个补充。这里只讲答题步骤,至于思维部分,主要还是来源于题,抓住重点。

文章标签: # 题目 # 高考 #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