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_高考文言文训练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1. 地 震 [蒲松龄]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
1. 地 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注释①客:客居。②俄而:不久。③趋:快走。④逾:超过。⑤一何:多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适客稷下( ) ②各疾趋出( )
③并忘其未衣也( ) ④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B. 众骇异,不解其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D.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在记叙地震的过程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②本文用哪些句子突出了“奇变”?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 宋 人 好 善①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②。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③鬼神。”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④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喜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⑤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注释①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为编者所加。②解:通“懈”,懈怠。
③飨xiǎnɡ:供奉,祭祀。④忤wǔ:违反,抵触。 ⑤致命:传达先生之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 ) ②其事未究,固试往( )
③行先生之言也( ) ④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问先生( ) ②此吉祥,复以飨鬼神( )
③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 (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②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
3. 闲 情 记 趣 [沈 复]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
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⑤者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③踯zhí躅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心:集心,专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 ②觅螳螂蝉蝶之属( )
③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 ) ④或抱梗(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 B.盍仿而效之
C.试言之 D.求之闺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盍仿而效之?
②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4. 二 鹊 救 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ɡuàn)①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③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圈。③盖:原来是。
文言知识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悲鸣不已( )②顷之( ) ③若相语状( ) ④“咯咯”作声( ) ⑤遂俯冲鹊巢( )
2.“二鹊亦尾后”的“尾其后”,应解释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鹊巢其上
②似允所请
◇成语“声嘶力竭”中的“嘶”,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5. 笼 中 鹦 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注释①畜:养。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段忽系狱( ) ②女在家有人喂饲( )
③早已不堪( ) ④即日放之( )
3.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何其乐邪!
6.钱若赓断案
明万历①中,钱若赓(ɡēnɡ)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②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讶。食顷,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的年号。②公:指钱若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寄店中后他往 ②食顷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②乡人不平,讼于官:
③众人怪之:
7.喻 皓 定 塔
吴越王①钱俶(chù)于杭州梵天寺命人建一木塔,方二三层,钱即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②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③,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即以钉钉实,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既钉板,上下束缚,六幕④相联,人履其板,自不能动。人皆伏其巧。
注释①吴越王:此指五代时盘踞在浙江的钱俶。②布:铺。③喻皓:当时著名的匠师。
④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文言知识说“盖”。“盖”若作实词用,指“覆盖”、“盖头”等;若作虚词用,它常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因为”、“大概”或无义。上文“盖既钉板,上下束缚”,意为因为把板钉住后,上下束缚得很紧。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但逐层布板讫( ) ( ) ②匠师如其言( )
③人履其板( ) ④人皆伏其巧(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患其塔动:
8. 鳝 救 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①。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②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③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注释①以千数:用千来计算,即数千。②比:等到。③周:周围。
文言知识 “诸”与“之于”。“诸”与“之于”在文言中常可互用互解。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说成“悉纵诸河”。又,《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士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又,“问诸人”,意为向别人打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 ) ②一婢悯之( )
③如是累年( ) ④遂为之罢业( ) ⑤悉纵之于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②高怀中感其异:
9. 僧 荐 重 元 寺 阁
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计其扶荐①之功,当用钱数千贯。有游僧②曰:“不足劳人费钱。请一夫斫(zhuó)③木为楔(xiē)④,可以正也。”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⑤登阁,敲入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注释]①扶荐:此指扶正荐直。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斫:削。④楔:一头厚一头薄的木片,俗称“楔子”。⑤柯:斧头柄;此指斧头。
〔文化常识〕说“贯”。古代把铜钿作为货币的单位。历朝历代铸造各色各样的铜钿。它圆而扁平,中间有孔,所以后人把钱戏称为“孔方兄”。铜钿多了,要用绳子串起来,“贯”是穿连的意思。一千个铜钿为“一贯”。昆曲《十五贯》就是写娄阿鼠偷了十五贯铜钿。上文说把重元寺阁荐直要花“数千贯”,意为要用去几百万个铜钿的价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计其扶荐之功( ) ②不足劳人费钱( )
③未逾月( ) ④阁柱悉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可以正也:
3.选择:
“辄持楔十数”中的“十数”是指: 。
①十个;②十几个;③几十个;④不到十个。
10. 擒 贼
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sì)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①,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
注释①色挠: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
文言知识说“伺”。“伺”常作等候解释。上文“伺周之市”中的“伺”,即指等候,句意为等候姓周的去市场。成语有“伺机报复”、“伺机而动”,其中“伺”均指等候。“窥伺”即偷偷地等候。又读cì,解释为“守候”、“服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二豪贼相谓曰( ) ②伺周之市( )
③但留其妇时( ) ④吾可攫其金也( )
⑤于是窥周出( ) ⑥周既去( )
⑦出刃胁之( ) ⑧跪而谢( )
⑨是时夫方归( ) ⑩豪贼至官(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
②一贼为犬所啮:
11.农 妇 与 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骛(wù):野鸭子。②盖:大概。
文言知识说“创”。“创”有两个读音。读chuānɡ,指“受伤”、“伤口”。上文“疑其创也”及“创鹜”中的“创”,均指受伤。若说“创愈”,是指伤口痊愈。它又读chuànɡ,指“开创”、“创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于河边捡薪( ) ②妇就之( )
③妇奉之归( ) ④频频颔之( )
⑤得雏成群(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熟视之,乃鹜也
②妇不忍市之
3.选择:
“旬日”是指:( ) ①十多天 ②三十天 ③十天 ④几天
12. 刘 氏 善 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①,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①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文言知识说“辄”。“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又,“每夜辄守之”,意为每天晚上总是守护它;“人有难辄助之”,意为别人有危难总是帮助他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竟年如是( ) ②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
③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④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
⑤母卒三年( ) ⑥且为之伐木建屋
⑦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
2.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成语“假公济私”中的“假”与“济”,分别解释为 与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
13. 原 谷 谏 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ú)①,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②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舆:手推的小车。②凶:不吉利。
文言知识说“谏”。它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上文“谏父”,意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莫不谏”,意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种“谏”只能用于小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如“大臣谏曰”,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说。反之,长辈对小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告”、“戒”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欲捐之( ) ②谷年十有五( )
③父不从( ) ④他日父母老( )
⑤是以收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②是负义也。
3.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4. 智 犬 破 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chà)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③,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寺庙。②越:抢劫。③肆:店铺。
文言知识说“逾”。“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小偷**进入庙内。又,《石壕吏》:“老翁逾墙走”,意为老翁翻越墙头逃跑。又,“逾午方至”,意为过了中午才到达;“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去杭州百里许( ) ( )
②香火颇旺( )
③僧觉( ) ④遂越货而亡( )
⑤乃诣官府诉之( ) ⑥啮一徒不置( )( )
⑦盖犬智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15. 迂 公 修 屋
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②。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迂氏:姓迂的人。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迂,迂腐。②雨兆:下雨的征兆。
文言知识说“适”。上文有两个“适”:“吾适尔”中的“适”,解释为“出嫁”意为我嫁给你。又,“再适”即再嫁;“年二十始适”,意为到二十岁才出嫁。另一个“适”在“适 葺治,即不雨”中,它解释为“刚”、“刚才”。“适”还指“到”、“恰巧”、“舒服”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瓦裂不葺( ) ②夜半暴雨( )
③妻子东藏西匿( ) ④妻且号且诟( )( )
⑤诘曰( ) ⑥不意乃受此累( )
⑦旦日( ) ⑧延人治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汝何以为父?
②岂不徒耗资财!
◇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备”,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16.次 非 斩 蛟
荆①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③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④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而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⑤祛(qū)衣⑥,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⑦,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注释①荆:楚国。②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出产名剑。③蛟:传说中生活在水中的龙。④舟人:船工。⑤攘臂。捋起袖子。⑥祛衣:脱掉外衣。⑦弃剑以全己:意为丢掉宝剑与自己的整个生命。
文言知识说“爱”。“爱”是个多义词,常指“喜欢”、“爱护”、“关爱”等。但上文“余奚爱焉”中的“爱”要解释为“吝惜”,句意为我为什么要爱惜宝剑与生命呢?又,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太平,他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意为只有当文官不吝惜钱财(指舍得把钱用在百姓身上),武官不吝惜生命,那时天下才会太平。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还反涉江( )( ) ②至于中流( )
③于是赴江刺蛟( ) ④杀之而复上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未之见也:
3.次非的行为可用成语 来概括。
17. 玄 石 戒 酒
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竟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①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臭(xiù)性②之所耽③,不能绝也。
注释①爵:酒杯。②臭性:本性。③耽:沉溺。
文言知识说“困”。“困”是个多义词。上文“为酒困”中的“困”,指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摆脱,句意为被酒所困扰。又,“楚攻宋,宋大困”,“大困”即极艰难。它又指“疲乏”,《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牛困”即牛疲乏。它又指“围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三日而后释( ) ②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居不竟月:
3.上文有4个“之”,分别说明其作用或指代内容:
①“试尝之”中的“之”是 ;
②“明日而五之”中的“之”是 ;
③“又明日而十之”中的“之”是 ;
④“臭性之所耽”中的“之”是 。
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积重难返”的意思是
18.奇 鹰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①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③,争噬竞搏;此鹰轩④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hè)⑤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注释①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②云梦: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③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④轩:高高昂起。⑤竦翮:展开翅膀。
文言知识“以百数”及其他。“以百数”按原文解释。即用百来计算,那么就是几百,从一百到九百。上文“吾鹰所获以百数”,意为我的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头。又,“以十数”,即数十;“以千数”、“以万数”,即数千、数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爪距利( )②争噬竞搏( )
③汝鹰曾无奋意( )④有大鸟坠地( )
⑤此大鹏雏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殊绝常鹰:
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3.上文有“俄而”,请在本文中找出它的同义词。
19.二 犬 情 深
咸溪县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狯(kuài)①,解人意。日则嬉戏,夜则守门。后白者倏(shū)目盲,不能进牢自食。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jī)二年余。及白者死,埋之山麓。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若拜泣状,良久乃反。
注释①狡狯:聪灵。
文言知识说“状”。“状”指“……的样子”、“情况”等。上文“若拜泣状”,意为好像边拜边哭的样子。又,“室中无人,若方去状”,意为房间里无人,好像人刚离去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后白者倏目盲( )②不能进牢自食( )
③花者衔饭吐而饲之( )④几二年余( )
⑤及白者死( )⑥埋之山麓( )
⑦良久乃反(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主人以草籍檐外卧之
◇成语“侃侃而谈”中的“侃侃”,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0. 莽 汉 断 棘
终南①之上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②。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壮汉义形于色,曰:“汝辈怯,是何惧之有!”遂持刀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手而右曳(yì)③其臂,下钩其裙,而上牵其袖,未至片刻已惫甚。众晒(shěn)之曰:“莽汉,莽汉,断棘好汉,棘未斩断,人已不堪!”
注释①终南:指终南山,在今陕西境内。②胶结:粘住。③曳:拉住。
文言知识说“辈”。文言中的“辈”,大多作人称多数用。上文“汝辈”,即你们。如说“吾辈”、“若辈”,即我们、你们。如“吾辈乃非常人也”,意为我们是不平常的人。成语“人才辈出”指人才一批一批地涌现出来。文言中表示人称多数的词还有“属”,如“汝属”,即你们;“吾属”即我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终南之上有棘满径( ) ②触之者恒胶结( )
③咸迂其途避之( )( ) ④遂持刀而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是何惧之有!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