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新课标高考生物大纲解读_新课标高考生物大纲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1月31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语文:2019年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
1月31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
2019年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数学(理科):
高考理科数学科要求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 2 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 4 的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 2 个专题。
物理: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化学:
高考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 1”“化学 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试。
生物: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英语:
考核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语言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 左右。语言运用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
想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要做什么,很多人是第一次写心得体会没有什么经验,那么在这里我给大家整理“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精选5篇)”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篇一: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以往教学中,通常看成绩,注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安排好一切。教师把重点、难点分析透彻,再讲解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生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变老师教为真正学生动手探究,不怕学生出错。走下讲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互相充当老师,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有创造出这样的氛围,才是学习的环境。学生讲的可能不是很圆满,应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有一定难度的题进行点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根据学生情况,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知识。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以上是我实践新课改的点滴体会和看法。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践者,我坚定新课改方向不动摇,对生物学课改的过程不断进行探索,伴随着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会一路实践一路总结,在课改中成长,当然也会在课改中收获,我坚信新课改是振兴国家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只有改革旧课程才是教育的出路,我会继续发挥新课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课改一起成长。
篇二: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通过学习新课标,体会到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仍然是: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但做了许多的修改。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1、降低部分具体内容要求:
“科学探究”主题: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将“实施计划”中的“评价证据、数据”改为“尝试评价证据、数据”,适当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出于同样的考虑,将“表达交流”中的“撰写探究报告”改为“写出探究报告”。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原“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的要求提的比较高,这意味着不仅要求学生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还要能从光学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说明。修订后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显然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生物与环境”主题:原“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要求提的比较高,改为“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原要求属于理解水平,要求学生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而现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只要求学生“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现要求明显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生物多样性”主题:原“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的要求提的比较高,改为“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这就使原先要求达到“领悟水平”(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的高级的情感目标要求,变为“反应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的中级情感目标要求。
2、增加部分具体内容:
《标准》在“生物多样性”主题中的变化包括具体内容增加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后对地球上的生物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课程标准的难度要求,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目标指向是公民素养而不是专业素养。
篇三: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我经过了本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生物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生物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生物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生物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生物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生物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生物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生物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生物学习的目标,又是生物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生物的主要途径。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生物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生物家那样进行生物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增长生物探究能力,获取生物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生物态度。
三、生物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生物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生物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四、生物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
生物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生物探究的技能,具备生物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生物教学质量会更高。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做好初学生的生物启蒙教育。
五、生物学习应该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
无论是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几位专家、优秀教师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脑海里回映特级教师们上课时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
我想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下功夫、花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经验积累,历练了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各位专家、学者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
总之,通过这2天的初中新课程生物教材的培训,对生物新课程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认识,我受益匪浅。
篇四: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1、新教材总体框架体系不变,教材编写思路、理念基本不变。
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保留整套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帮助学生建构和理解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同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内容上的变化
(1)知识内容上的变化:框架体系基本不变,七年级教材做减法,八年级教材做加法。
七上:整合、简化生态部分、“细胞的生活”,基因、DNA、染色体内容移至八下,病毒”移至八上,整合、简化绿色植物部分。
七下:删去三节:“计划生育” “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粪尿的处理”
八上:增加动物的类群、病毒等内容
八下:增加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内容(从七上移来)
此外,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也给教材带来知识内容详略程度上的变化及练习题的变化。
(2)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变化:
删除了几个可性行不高或价值不高的探究活动(植被对空气温度的影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晚育的意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高了探究活动材料选择的开放性;突显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增加了实验与演示实验,增加了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阅读内容
3、呈现方式的主要变化,有利于落实重要概念的教学:
(1)单元引言指向本单元重要概念;
(2)每节开头增设“想一想、议一议”栏目;
(3)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
(4)部分章节的标题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陈述;
(5)精选事实性材料支持概念的建构;
(6)注重通过探究活动建构概念;
(7)更加明确地表述概念并以黑体字排印;
(8)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
(9)“单元小结”引导学生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
(10)版式的变化:版式设计突出不同功能板块的区分(如主副栏编排,学习的主干内容放主栏,相对次要的内容以“小资料”、“试一试”“?”的形式放在副栏)
(11) 每节另起面。
(12)插图的变化:更新大部分插图,突出原创性,提高精美度。
篇五: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的过程中,感觉受益颇深。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实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适应性的准备,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念
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确立的生物课程应遵循的理念。较传统的高中生物的课程观念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强调应试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新课标,首先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价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这种注重激励和发展的学习评价,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