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高考淡化语法知识,高考淡化语法
tamoadmin 2024-06-21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课程标准为何淡化语法2.英语语法教学是该淡化还是该优化3.中学语文语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4.高中的英语听力和初中有什么区别?5.求2011安徽省高考考纲英语单词6.语文老师们,语法知识要不要教?7.我应该怎样有效的在这100多天来学习英语呢?8.什么是语法知识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外国人的思维语言和中国的是不一样的,不要死纠着一些词翻译过后的意思,比如日语的“能如何如何
1.新课程标准为何淡化语法
2.英语语法教学是该淡化还是该优化
3.中学语文语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
4.高中的英语听力和初中有什么区别?
5.求2011安徽省高考考纲英语单词
6.语文老师们,语法知识要不要教?
7.我应该怎样有效的在这100多天来学习英语呢?
8.什么是语法知识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外国人的思维语言和中国的是不一样的,不要死纠着一些词翻译过后的意思,比如日语的“能如何如何”的语法,在日本是分开两种意思的,一是客观条件下的能(能洗澡,能看电视),另一种是主观条件的能(能跳10米高,能举起300斤的东西),这在日本是用不同的语法的,可是在中国我们经常口语里说的都是“能”,所以学生就会想着想着就有误区了~要用理解去记忆和使用。
其次是要用妥当的比喻,作为一个教师,举的例子要妥当贴切才能将学生引导到位的,如果能将外国生活上用到的东西比喻成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上的东西,那大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了,在中国是这样,在外国是那样,但其实都是贯通的,养成让学生从外国的的角度来思考的思维方法,渐渐语感就会变强了,经常不是会看见一些中式英语和中式日语么?就是因为用中国人的思想去想诠释别国的东西,才会那么的让人笑不可止~
要让学生正视语法的重要性的态度,平时我们都说的口语,其实在中文考级里我们说的“能”“可以”意思其实是不一样的,可是现今我们都一样地用了,其实是挺丢脸的一件事,所以如果你的学生改天到了要用外语跟外国人交流时,你要让他们明白,你要做到语法正宗,才不会失礼人,才会让别人尊敬你的!
新课程标准为何淡化语法
一、地位:不可忽视 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般由选择题、句子翻译或一段文言文的断句组成。毋庸讳言,这里面涉及到诸多语法问题,所以,就给我们一个错觉似乎语法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的高低。因此,我们很多人认为只有进行系统的语法教学,才能更好地在高考、中考文言文阅读中拿高分。而现实也正是如此:文言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语法教学,学点语法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必需。 初中阶段文言文讲授过程或者考试中经常有这样一个特殊例子,想必我们的老师都遇到过。《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甚矣 ,汝之不惠。”尽管已经学习过了,但前段时间我又问起学生这句话怎么翻译。不少学生这样翻译:“你太不聪明了。”我说这是意译,不是直译,如严格按照句式特点来翻译,根本得不了什么分,而学生说课本上就是这么翻译的,没办法,还是语法惹的祸。我只好继续讲道:“这句话的正确的译文应该是‘你不聪明,太严重了’”。然后我就再问学生,译文的句子成分应怎样划分,他们说,主语是“你”,谓语是“不聪明”。我就再问,那么,“太严重”作什么成分?学生说作补语,补充说明“不聪明”。这样的回答真让人啼笑皆非,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汝之不惠”充当的,其中的“之”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作用,谓语是“甚矣”。所以,这个句子应是主谓倒装句。结果因为学生不懂语法,当然就无从判断了。 其实,七年级讲授《愚公移山》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个特殊的句子,但因为那时候学生的语法知识一窍不通,根本就没有办法展开讲授,再加之我们的教材(北师大版语文)淡化语法教学,所以就酿就了学生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淡漠和忽视。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啼笑皆非,无可奈何。 一次考试有这样一道翻译题,原句是这样的: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是:臣子侍奉君王,犹如儿子侍奉父亲,儿子替父亲效死没有什么遗憾。但很多学生这样翻译:臣子的事就是君王的事,就好像儿子的事就是父亲的事一样,儿子因为父亲的死亡而产生怨恨。 而本题的得分点为,“事”、“亡”、“恨”各一分,句意一分,结果很多学生只能得零分。其实,要想正确翻译这个句子,必需要有词类活用意识、通假字意识、古今异义词意识和断句意识。 比如:①活用意识。这里,“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侍奉”。在“臣事君”这个句子中,这三个词如果都是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没了动词谓语。但如懂得一点语法知识,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谓宾都具备,那么,“事”活用为动词“侍奉”,就毫无疑问了。而“事”活用作动词“侍奉”的意思,在《鸿门宴》中就出现过(吾得兄事之)(《鸿门宴》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补充读本《阅读》曾经选过)。 ②通假意识。“亡”通“无”,意为“没有”。这也是它常用的意义(《愚公移山》中出现过)。 ③古今词义不同。“恨”,古义为“遗憾”之意,而今义多为“怨恨”,词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 ④断句意识。如果语感好,懂得断句,那么这个句子在朗读时应该这样读:“子为父死/亡所恨”,在“死”与“亡”之间稍作停顿,句子的正确意思就出来了。 有感于上述原因,我认为,初中阶段有必要对语法知识进行简单普及,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语法概念,比如词类概念、短语概念、句子成分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是大有帮助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法教学。 (一)、结合教材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们讲讲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 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在每一册后面的附录部分都有语法知识的相关内容,较为齐全,完全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如讲词类时,可重点关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人称、疑问代词)、介词。因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常有活用现象,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多涉及,介词常和状语后置有关联。 讲短语时,要特别强调主谓短语、偏正短语中的“状语+中心语”型,还有介宾短语。讲主谓短语,有助于学生理解“之”字的用法(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理解主谓倒装句;讲偏正短语,对判断虚词“而”“以”的用法很有帮助。 讲句子成分时,要让学生分得清主干和枝叶,要特别讲清楚定状补在句子中的位置,(可让他们牢记口诀——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常居主宾前),而这些,对理解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非常有帮助。懂得了这些,很多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对课本中常常出现的各类文言文特殊现象要特殊对待。 如活用和特殊句式,要注意教会学生归类,从而以点带面,并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形成“课文知识点——文言文知识网——新课文应用”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三)、加强文言文的诵读,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一直在强调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诵读,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诵读来减弱对古诗文的语法分析,从而避免过多的分析破坏古诗文的美感。所以,加强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语法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道:“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加之目前应试现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注意语法的教学,只有这样,文言文的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成效。二、作用:越来越重要 语法教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几度沉浮,摇摆不定,以致《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学语文教育界对语法教学的迷茫和困惑。这种迷茫和困惑直接导致语法教学逐渐走入困境,“淡化语法”由此提出。中考、高考也取消了语法内容的考试,而在教师和学生功利观念的影响下,“淡化语法”变成了“取消语法”,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下降,现在我们再次将这个问题摆在桌面上进行讨论,说明我们的认识正在逐渐的趋于理性。或许,回归现实,我们会发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的作用将更加显得重要。 百度百科对语法是这样定义的: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各种语言都有不同的语法,包括人类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等。现代语法学包括语音学、音系学(见音韵学)、形态学(词法)、句法学、语义学。当然文言文语法不可能这样复杂,我们常见的主要有通过分析字、词、短语、句子等结构和意义来辨别和判断他们的用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语法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彰显出它的作用。 (一)应试角度:不用多说,如果我们忽视了对语法教学在文言文中的教授,那么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一些考试题目的时候将无所适从,最终会一败涂地,若如此,家长不答应,学生不答应,学校不答应。 (二)使用语言角度:第一、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有助于理解文言词句的意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直接联系。虽然时代久远,汉字的形体和语素意义已发生很大变化,但是,许多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的表意性都还比较明显。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一部分表音(被称为“音符”),一部分表意(被称为“义符”),其“义符”更为我们理解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可推断它的意义类属或意义。比如,“王”和“玉”旁的字,大多与玉有关;“绞丝旁”与丝帛和布料有关;“示字旁”与祭祀、神灵有关……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谭嗣同》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一句中的“造”,义符为“走之底”,再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在这里与文意不符。 第二、分析词或短语或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关系,有助于理解文言词句的意义 我们知道,文言文中多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构成整齐的句式。这样,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由此可以帮助我们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掌握了文言文中多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构成整齐句式这一特点,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翻译时最好要保持原文言句式整齐的结构关系和风格),还可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记诵文章,如郦道元《三峡》、《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赤壁赋》等。 第三、分析词语所在的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文言词句的意义 在文言文阅读中具体分析句子的成分,进一步认识其句子结构和功能,可帮助判断该句中是否有通假字、实词活用、省略成分、特殊句式等文言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式,如“见”“于”“为”等常常表示被动,“中心词+修辞语+者”一般是定语后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也应该前置等等。像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如果能够弄清句子结构和功能,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三)语言积累角度:“百度百科”有一句话:“根据语法学家的研究,语法可以规范(即提供一些正确用法的规则),描述(即描述了语言实际上是如何使用的),或生成(即提供一种指导,使无限的句子在一种语言中产生)”。那么,从语言发展和使用积累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得知,如果缺失了语法教学,我们将无法规范、描述或生成语言,似乎问题将变得很严重。 教学现实一直困扰着我们,如果真的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语法教学,恐怕我们的学生会在将来的考试检测中一败涂地。所以,不管是从应试角度还是从使用语言角度,抑或从学生语言积累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该重视语法教学。
英语语法教学是该淡化还是该优化
现在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学习语言,我想最终还是要能灵活运用,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应试性的学习了。比方说学日语的人许多日语能力考都能顺利通过一级但是能真正跟日本人交流的又有几个人呢。所以现在的日语能力考试也必须要进行改革,提高考试的含金量和实用性所以不再只注重语法的学习。中国人对于这种形式的考试是最在行不过了。即使过了最高级别的考试有能说明什么了。所以语法淡化确实也是很有必要的。
中学语文语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
我认为: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能片面强化或淡化语法教学,而要考虑如何优化语法教学。
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属于一个难点,语法知识输入或深或浅是一个度。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偏重语法知识的讲授,过分强调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详尽的语法规则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原本多元的语言学习也变得枯燥无味。二是淡化语法教学,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尽力避开语法规则的讲解,不归纳和提炼语法知识,只设置大量的交际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语法知识,导致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语法学习,在课堂上形成的短暂习得逐渐淡化,对各种语言现象模糊不清,无法建构语法体系,阻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高中的英语听力和初中有什么区别?
摘 要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语法教学一直很具争议性。新中国成立初,语法曾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目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非常淡化语法了。对此,教育界有几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语法不需专门教学,而应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自行体悟,考试也不应出现专门考察语法的题目。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前者是对《课程标准》的误读,语法不仅需要系统地教,在考试中也应有一定比例的体现。还有一种较为折中的观点认为,语法不应“淡化”,而应“简化”,在中学阶段只教最必要的语法知识。本文通过对语法教学背景的介绍和几种观点的阐释,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对中学语法教育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学 语文 语法教学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57-02
纵观现代语文教育史,语法教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尴尬状态,这种局面既反映了人们对语法教学的不断探索,也折射出人们对于如何把握语法教学仍存在一定困惑。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语法教学仍然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
一 语文语法教学的背景
1.历史回顾
20世纪50年代,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科,当时的语法教育处于与文学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为编写汉语教材语法部分的教学大纲和主要依据。年,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重新拟定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呼声,语法知识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
2.教学现状
当前,为了避免过去单纯语法知识灌输的现象,新课标对语法的要求仅限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不列入考查范围。由此导致初中语法教学缺乏文本依据,教材没有对语法修辞等方面知识作专门的介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只字未提,要求学生用大量的阅读来形成语感。然而,高考又频频出现与语法知识运用相关的题目。高中阶段实行新课程、新课标以来,高中、初中教材在知识甚至能力体系上严重脱节。
二 教育界对语法教学的观点介绍
1.语法不需专门教学
由于语法教学失去了原动力,许多教师忽视语法教学,敢于不教,甚至是不敢教。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虽然少了语法,但是增加了其他的部分。如果教了超过课标要求的语法内容,势必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教学情况。例如,2006年湖北省高校语文第21题要求考生提取所给材料的要点,合成一个解释“端午节”的不超过35个字的单句。结果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4分的题目大多得分在1.86~1.93之间。分析种种病例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知识建构中没
有单句的概念。因此,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就显得无所适从,只能胡乱拼凑。其实这种现象不是偶然,在前几年的高考中就已初见端倪。
除了课程标准的影响,也有教师本来就认为语法教学不重要。理由是语法太束缚人的思想。所以,不如让学生大量诵读古今中外优秀名篇,在自然习得的过程中,通过积累、感悟、熏陶而培养语感。也有人认为现有汉语语法理论体系混乱,而且实用性不强,因而现阶段中学语法教学意义不大。
2.语法需要系统地教
这种观点认为第一种说法没有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走了极“左”的路线。他们认为,淡化语法教学不是对语法教学的全盘否定,《考试说明》不考语法的名词术语,不是不考语法知识,初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而且,大量阅读不能成为学习语法的主要方法。首先是时间上的欠缺,现在学科繁多,语文课的时间少得可怜,大量的阅读似乎有点强人所难,而且用反复练习来发现某一语法规律并掌握它显然是愚蠢的做法,并且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发现的每个语法规律都是正确的。以大量阅读来提高语法,只是一厢情愿的“人治”;只有用语文的规律法则来指导教学,依本靠法,才是真正的“法治”。
语法学习对于青少年的现代思维训练和外语学习等方面是很有用的,也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的一种标志。学好语法,对于提高使用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和辨析语言的能力有明显帮助,语感不能代替语法分析。我们反对繁琐的语法学,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忽视知识的传授。我们承认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语文能力,知识虽不直接等同于能力,但它却可以为能力的养成提供巨大的支持。没有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将是无源之水。
3.将“淡化”语法理解为“简化”语法
这是一种较为折中的观点。所谓简化,一是指教材的简化,不求全,不求细,不必太强调“系统”,最好是结合课文选编语法知识;二是教学方法的简化,不必从词的定义开始,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而是侧重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用语和作文有关的知识。
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摒弃漠视语法教学的短视行为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语法学不好,会直接制约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难以落实。为此,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深刻认识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语法教学要立足于长远,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外在的语法知识向内在的语言能力转变。
2.优化教学策略,强化语言理解运用能力
语法应该教,关键在教什么,怎么教。教什么,总的说来,一是分析和掌握语言的内部结构,句法是重点,词法是基础。二是培养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局限在形式的辨析上,这容易使他感觉枯燥无味。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
至于教材方面,建议各中学研发关于语法的校本教材。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自编语法教材,它将使中学语文教有所依。但是,校本教材会因为编写能力的不同而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我们更希望的是,高中能加编《语法知识与运用》的选修读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选所需。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体现学术“法治”。
求2011安徽省高考考纲英语单词
差距首先是词汇量。初中的词汇并不多,而且较简单容易记忆,高中当然还是会从简单出发,但是如果要拔高,词汇量还是要再上一层。我不建议广泛地去记忆那些偏难怪的单词,而是先记牢课本上的单词,在适当拓展较高级的单词,这样比较循序渐进,易于接受。
语文老师们,语法知识要不要教?
2011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英语考纲综述
一、全国英语大纲:考点基本无变化
备考建议: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建议考生注意如下几点:
语言知识方面变化不大。考生必须熟读《大纲》,并在考前根据考试说明词汇表的要求,认真研读并准确把握;建议考生把3500词汇按照词汇本身的特点进行分类记忆。
语言运用方面变化不大,2011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仍将持续“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基本原则,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都将保持近几年英语试卷的特点。考生在考前应该重新温习最近3年的英语试卷。
附录2——语法项目表中的表述和2010年基本相同,没有实质的变化。高考虽然淡化语法,但不是说不考语法。要学会灵活运用语法。
阅读填空这种所谓的新题型,在内容上,强调“骨肉相连”;在逻辑上,强调“顺理成章”;在词性上,强调“名代辉映”。对于改错这个“新”题型,考点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建议考生多读、多练、多归纳。
作为高考中所占分值最大的完型、阅读和写作,建议考生按照既有的复习思路进行复习,保证每天一定的阅读量,以及定期的写作训练,并请老师面批面改。
二、全国英语大纲新课标版:短文改错“升格”
从考试范围和内容上看,2011年的英语科目变化应该不大。考试题型有所变化,阅读理解由过去的5篇降为4篇,多了“7选5”的任务型阅读,短文改错由过去的语句改错升格为文章改错,难度可能适当增加。
备考建议:针对今年出现的“7选5”的新题型,考生要学会结合语句的语境,进行有效衔接。主观题写作部分则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查考生是否能运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平时把自己的作文,或者同学的作文多改一改。
三、安徽英语考纲: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今年的考纲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体现了高考政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便于广大教师贯彻实施教育大纲和方便考生复习迎考。
备考建议:结合近几年安徽省高考情况,提醒广大考生应注意考纲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对考试性质的理解。考纲对考试性质有明确规定:“高考应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难看出,我们在复习迎考中,不仅要夯实基础知识,更要强调在语境中识辨知识、运用知识并正确运用语境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不能把知识学死,更不能死记硬背一些语法规则!在后期的复习中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避免繁、杂、乱,注意题型的归类和整理,形成自己的解题技能!2.要强化对试题难易比例的理解和认识。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中,明确提出以中等试题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迎考中不必去钻那些难、怪、繁的习题,考生完全没必要去钻牛角尖。但是,对于重要的基础性的知识必须熟记并内化成一定的解题技能。高考不回避热点,对于基础知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3.充分理解考纲的指导性和全面性。面对全省一纲多本的局面,考纲必须关注英语学科中基础的共性的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既要注重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更要从英语学科特点去复习迎考。比如在后期复习中,以考纲中的《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词汇表》为主,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历年考题,归纳出热点、难点,并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能力缺陷,有目的地进行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和针对性。
4.英语后期备考策略:
高三英语复习首先要扎实系统地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包括课本知识和语法知识体系,使新旧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然后迅速把掌握的知识转换成能力,如解题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考生主体作用,讲究策略、方法,使整个高三的英语复习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在英语后期复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重温性地复习各个知识点,而是要做一定数量的综合训练题,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的目的。
为达到此目的,应注意:
①训练的重点应是中档难度的题目;
②要特别重视实用性、灵活性比较强以及能力型的题目;
③要规范解题,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平常的练习题,也就是说要计时做题,练做题的速度及准确率;
④做题的数量要适度适量,贵在做后的纠错、反思和总结,要弄明白自己的答案错在哪里,不断总结做题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试题所考的语言点及能力,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按照高考题型结构,有计划地对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短文改错、写作以及其他一些题型进行专门训练,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英语语言素质,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最终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
(1)听说能力①熟悉口语中的常用句型以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和短语,通过训练提高听力得分,听的方法可多样化,如随时随地法、集中分段法、先慢后快法、先中后外法、词汇过关法、自录自听法等。②提高听力预测能力,通过主题句、题干等对内容进行预测。③尽量做到带着问题听。④熟悉各种语境的内容和提问方式。
(2)单选①通过训练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把握方向,有的放矢,精选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②注重如下方面内容的运用和积累:基础语法知识;语言运用能力;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对词义的正确理解;日常交际。这五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③在复习中应有所侧重,把以下项目作为突破口:动词时态,非谓语形式,动词短语的搭配,名词形容词代词,各类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3)完形填空①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识词能力、阅读及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等。多训练和提高独立分析、对比取舍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定时训练和提高从全文角度甚至逾越句子通篇理解文章选择正确答案的能力。②应当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特别是《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部分。
(4)阅读①快速阅读,整体理解,积累词汇。②熟悉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文章结构及其解题技巧,如记叙文、夹叙夹议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提高对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和推断,学会站在作者角度把握文章的脉络等;多做定时练习。③提高阅读技巧和解题技巧,如阅读理解的四种基本题型、常见的设题手法。阅读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事实细节、概括中心、推理判断和猜测词义。不但要读懂文章,还要学会答题,即掌握概括中心、推理判断和猜测词义的规律。④阅读速度要尽量快,先看题目,再看文章。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养成看一段就懂一段的习惯。最终要做到看了第一段,就能猜出第二段应该写什么。做题目时应该"对题寻源",减少盲目性。考试时的阅读成绩是建立在平时大量阅读基础之上的。平时读得多了,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⑤掌握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时若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就会出现困难;相反,要是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就相应的简单。特定的文化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同学们除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外,还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讲英语的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等,尤其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提高阅读质量打下基础。
(5)短文改错:寻找短文改错题的规律。短文改错题的主要规律有三:第一,多词;第二,缺词;第三,错词。多词常为重复或表达不当;缺词多为句子成分残缺,或固定搭配不完整。此外,虚词的遗漏(如冠词、连词、不定式符号或助动词等)也是常考点;错词主要出现在词法、词义、句式结构、固定搭配或行文逻辑方面,其中又以词法错误最为普遍。这些错误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名词、代词的数和格;主谓一致;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冠词、介词或连词的应用;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及动词与介词的搭配;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关系代(副)词的比较;上下文逻辑错误。
(6)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清楚连贯表达自己的能力。要求同学们能正确使用句型、适当的词汇。①要背、要写、要改、要问。背课文,背范文。写各种各样的文体,写了以后要按照教师的意见认真去改,把文章改得文理通畅,基本无误。再加以修饰润色:用上强调句,倒装句,平行结构,复合句,名言警句,用上呼应,用上中心句,用上过渡,如动词的非谓语形式,with/without的复合结构等;以及比较地道的一些过渡词,如however,though,therefore,so,this,wherever等,从而提升文章的档次和品位。②写好英语简单句。要熟悉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it句型和therebe结构。每周应坚持写几篇书面表达小作文,完成后把英语写作当作改错题来做,自己先逐行改错,然后进行较高层次的整合训练,也可与同学交换进行批改。③背范文在最后冲刺阶段对作文很有效,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句子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关联词和一些复合句提高自己作文的得分档。
训练建议:上述各类型的做题训练,建议登录“英语高考同步训练营”(http:://tongbu001.com)参加网络答题训练,这里有精选的2011年原创仿真高考英语训练题,并且能实现随机出题、易错题自动重发、系统自动批阅、成绩统计等功能,让考生花一半的时间收到二倍的效果。尤其是英语作文训练,系统会自动评改,并提示错误的语句供考反思提高。
我应该怎样有效的在这100多天来学习英语呢?
语法知识当前的尴尬处境:
新课改以来,语法知识淡化成了时尚,新教材中语法知识变成一个小小的小方块,在某篇课文的末尾的小方框里。只有要点呈现,没有学习载体了。那这一块内容,咱们到底是讲还是不讲呢?
如果仔细讲吧,似乎违背了教材编者的意图,也会听到教研前辈说,语法知识要淡化淡化……;不讲吧,看看学生们读文言文,我们老师总说“之”的意思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翻译。学生满头的雾水——“主”是什么?“谓”是什么?学生们做病句辨析题时,更是着急了,句子主干拎不清楚,不会做。写作文时,孩子们爱用小标题的格式写片段式的作文,但小标题的格式要一致啊,我说,咱们都得用语法结构相同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或者动宾短语等等。
学生们早就晕了,什么叫偏正短语?什么是动宾短语啊?
面对这种尴尬处境,我的想法是:语法知识还是得教 。
1、既然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一大障碍了,为何不帮学生把这只拦路虎给解决了呢?
2、《新课标》里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方面的要求中明确指出了: ?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那么这个语法知识究竟该怎么教?
随文教!!!语文课终归还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我们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让学生了解语法知识。举个例子,以前的人教版教材里有一篇我特别喜欢的自读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的层次教材都给划分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给文章拟小标题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拟出的标题千奇百怪,每个标题的格式都不统一。在给他们修正的过程中,就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常见的短语结构如: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了解语法知识,会让学生学有所获。
语法知识的掌握会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意,特别是文言文。大家也会发现一种情况,语文的语法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学习英语特别轻松。各国语言的语法都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以为了孩子,咱们还是得教语法。
什么是语法知识
备考要点:在使用英语中提高能力 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是第一重要的。这种能力主要包括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考试说明》规定的词汇,能在合适的场合运用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句型,能准确阅读一般难度的文章。不仅要读懂每一句话,还要分清句子的结构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根据上下文猜测出不认识的单词的词义和词性,能从全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同时,是否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即观察、推理、分析、综合和想象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能看懂表面文字的意思,还能透过字面理解深层含义;不仅能看懂每一句话,还能概括出段落和全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议题,猜测出作者的情感,理解英美人的幽默,并根据已知的事实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使用语言的准确性、熟练性及对特定信息的反应速度,以及由大量实践养成的语言感觉,在英语复习备考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高考十分重视语篇的作用,通过语篇考查听、读、写的能力,而不是孤立的、无上下文的分句式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考查听力是在对话和短文中进行的;对阅读、完形以及改错题的考查,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的;写作也不是仅仅让你写几句话,而是要连贯成短文。在语篇中考查,可以看出在具体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而在单句中考查则常常局限于语法知识的死的记忆。
复习重点:阅读与理解
阅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能力,它是获取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阅读能力也是做好高考其他题型,如听力、单项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的基本因素。因此,高考中对阅读理解的考查是在语篇中进行的,这有助于考查观察、判断、推理与综合的能力。 阅读与完形又是英语高考中得分率较低的两个题型。因此,在高三英语备考中,应注意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为:一要读得准,二要读得快,三要会分析。 重视思维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检测,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时不可忽视的问题。英语卷不仅仅在考查英语,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渗透着对观察、分析、记忆、想象和综合能力的测试,以及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考查。只会死背句型,不善于推理判断,知识面窄,这样的学生在高考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虽然有难题,但主要考的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备考方略:查缺补漏,实践第一
高三总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在基础语言知识上查缺补漏,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丰富语言使用经验,增强语感,使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学,改进综合分析、观察、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坚持实践第一,以练习主。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写作和听力的练习上,即应用语言上。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巩固记忆,在练习中学会应用。使用英语的能力是在使用英语的实践中培养的,并不是只靠教师讲会的。学习英语要坚持模仿为主,理解为辅,不要过分钻研为什么。
在练习时,以练习阅读为主。阅读好了,就为做好各个题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练习阅读时,要注意每天保证一定的量。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有的文章要仔细看,有的则只求了解故事大意即可。要逐步熟悉语言运用中的难点,如长句的结构分析、后置定语、非谓语动词的含义、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经常出现的省略、替代和跳跃等。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分析、想象和综合,学会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对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所设问题进行适当归类。
听的练习要持之以恒。听力材料可选用由外籍人士所读的模拟试题或英语广播。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有的段落反复听,非弄明白每一个词不可;有的则大概听听就行了。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它是慢功夫。即使有的地区听力仅仅算作参考分数,也不应完全放弃听的训练,因为听、说、读、写是互相影响的。
写的能力是不能单靠练习其他题型来提高的。每天写几句,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渐渐地就会接近高考的要求。初练时可主要使用常用词和常见句型。有一定基础了,再争取能用上新颖词汇和复杂结构。练习的方式,可以自己写随笔,请教师改改,可以找带答案的写作练习试笔,也可以有空抄抄英语的小文章。抄文章和背诵文章都可以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的能力。 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语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同时也要力争拿到难题的分。基础题不丢分,就保证了考试不会失败。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
一、语法教学
(一)语法教学的内容
1. 语法的内涵
对于语法的内涵,传统的语法概念与现代语法概念有所不同,同一时代的人对语法的认识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对语法的看法有以下几种。
(1) 语法是一种知识
持语法知识论观点者认为,语法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所研究的一门知识,包括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由各种语法规则组成,包括词法、句法和章法,包括词类、从句、时态和语态、情态等;程序性知识指如何运用语法完成交际任务的知识。第一种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第二种知识表现为一种能力,必须通过训练和应用才能掌握。
(2) 语法是一种技能
持语法技能观点者认为,掌握了语法知识不等于能说出或写出符合语法的句子,更不等于能用正确的句子交流思想。学习者要通过各种练习,要反复使用才能掌握语法。对于那些本族人来说,语法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自动的技能,因为他们很可能说不出所使用的语法规则。
(3) 语法是一种交际基础
很多人认为,合乎语法就等于语言正确无误。但是,语法不仅要解决语言正确的问题,还应保证意义得当,使用得体。因此,语法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句子结构和单词的用法,同时包括形态和语篇,包括语域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因此,学者提出了交际语法这个概念,语法成为有效交际的基础。
2. 语法学习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同样遵循学习的最一般规律,但是语法学习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了解语法学习的一点特征,以便设计更好地设计语法教学活动。
(1) 语法自然习得论
鉴于母语中语法的习得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习得的,人们可以不进校门就掌握语法的使用,语法学习也是无意识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现,在特定教学法(如浸入式教学法)中学习的学生也可以在没有显性语法教学的情况习得语法。因此,有人提出,语法不用教,学生可以自然习得。
(2) 语法学习序列论
二语习得研究者发现,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顺序教授语法,语法习得的顺序基本是固定的。因此,在编写教材时,教材编写人员一般也会考虑语法的习得顺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材中总是先简单句后复合句,先一般现在时后一般过去时,先肯定句,后疑问句和否定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也多遵循这一顺序。
(3) 行为主义语法学习论
语法是语言结构性的最好展示,也自然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最大。人们一般认为,熟能生巧,因此,认为语法的学习也应如此。加之听说教学法和结构性教材的使用,行为主义学习论更是受到学习者的重视。很多学习者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语法规则的背诵和练习之中,虽然这种练习还不一定符合机械训练的要求。
(4) 语法学习交际论
与行为主义学习不同,交际教学论认为,语法的学习是为交际服务的,语法的掌握也必须通过应用来实现。语法只是一个媒介,而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在语言使用中显性的语法知识未必有效,最重要的是潜意识中促进语言使用的语法意识。因此,持交际学习论者认为语法的学习必须通过活动、交际和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
(5) 显性语法学习与隐性语法学习
语法学习的过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是显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掌握语法,还是隐性学习方式有助于掌握语法呢?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研究案例来分析两种学习方式对语法学习的作用。
1989年, Scott在一个高级法语口语班进行了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实验。口语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接受显性教学,学生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控制组接受隐性教学,听含有相同语法项目的故事。结果发现即使控制组多听上十遍,不论是在口头测试中还是在笔头测试中都无法超过实验组。另外Ellis等人的研究也都证明的显性教学的优势。Krashen, Jones, Zelinski & Usprich (1978)通过研究发现,显性教学对成人来说效果尤为明显。但Flix & Simmet 1981), Rod Ellis ()所做的有关代词的教学研究和Kalia (1988)所做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直接引语的研究却发现实验组(显性教学)的同学进步比控制组的同学要慢得多。Lightbown (1985)的研究甚至发现显性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资料来源: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160-161页)
对语法的了解可以促进语言的习得过程,但是,显性的知识很难促成自然习得,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结合。既有对语法描述性知识的学习,同时又通过各种交际活动使用语法,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
3. 语法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语法教学以形式结构为中心,很少注意语意和语用功能。但是,语法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除语言形式/结构(form)(包括词素、语音/音素形式、句法形式等)之外,还应该包括“意义/语义(meaning)”和语用。语意包括语法形式与结构的语法意义和内容意义,语用主要形态为功能,指语言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一定的语篇中的表意功能。语法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更要使学生清楚形式的运用,赋予语法以交际意义。
专家指点(1)
一.语法教学
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起组织作用的规则,懂得了语法,可以减少语言运用的盲目性,提高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达到语言交流沟通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的必经之路。虽然语法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语法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语法最终还要为语言交流做服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英语语法的教学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1.语法教学的地位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能力模式,语言知识构成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课标》把语法明确归为语言知识的范畴。那么,语法教学到底如何开展?应该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任务教学以及培养应用能力的要求。我们也会看到,现在高考越来越淡化语法,不再只对语法知识进行考查,而是着眼于语法的应用。广东省高考题已经取消了考查语法知识的多项选择填空,那么语法到底应该如何去教?是不是要淡化语法教学?或者不要语法教学?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的开展,大家对语法教学有一种迷惑,语法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是教还是不教,其实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既然把它作为语言能力的目标之一,自然是要教的。所以,首先语法不是不教,不是不开展,而是一个如何开展的问题。
目前的高中生语法概念不清楚的同学大有人在。有的甚至不清楚什么是介词,什么叫主语、谓语,给高中教学带来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学生有必要了解语法概念,关键是一个如何教的问题。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应该注意与初中语法教学相联系,在初中语法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另外,一般情况下用不着专门开展语法教学,语法教学的开展可以和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连在一起,可以和做事、完成任务、完成项目连在一起。也就是说,语法教学是必要的,关键是方式问题。把语法教学中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和我们要通过语法教学培养什么能力是有关系的。
2.如何把握英语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骨骼,语法教学对中学生学英语,尤其是我们目前的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缺少自然的、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英语(尽管目前各种媒体,包括网络上,英语学习资源很多),语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系统。再者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语法分析和感知能力加强,有利于语法教学的开展。有些东西词汇是可以表达的,但是到了句子这个层面,就不是词汇本身能说清楚的。比方说像Can you ask me a favor o send me the ticket I booked last week这样的句子,显然不是词汇的堆砌,学生有必要理解语法规则。高中阶段是要淡化语法教学,但是淡化的是语法规则,而不是语法规则得应用。相反,我们要加强语法规则的应用。由此来看,活化可能更为恰当一些。
3.语法的界定
对于语法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语法是一种知识,也有的人认为语法是一种技能,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法是怎么界定的呢?
新《课标》在标准和目标的描述中,把语法和技能分开,把听、说、读、写归为技能,而把语法放在语言知识的范围。这样一来很多老师认为,语法就是语法知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课标》当中的五级目标和八级目标追中是没有像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项目。比如八级得语法目标是“进一步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也就是说,语法知识还是作为一种技能来要求的,但毕竟语法还有语法知识。那么,语法知识包括哪些知识问题?这就给语法教学中的展示环节、训练环节以及应用环节提出了要求,应该训练展示、应用哪些内容,除了语法知识,大家更多的会想到是语法的结构、结构知识。其实还应该包括语法的功能,也就是语用知识、语法的策略知识,即如何学习语法,如何使用语法等。作为一个技能,它要求学生能够用语法做事情。语法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如果学生只懂得语法知识的话,显然是不能够保证能够用语言来完成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可以很清楚什么情况下用定语从句的哪个先行词,但其实他很可能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包含定语从句的一个句子;他很可能知道虚拟语气,但是当他表达自己的一种遗憾、一个愿望的时候却就用不上一个包含虚拟语气的句子。所以我们要以语法知识为基础,在这基础之上,应用语法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那就是语法知识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的。我们说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叫做语法能力,学生毕竟必须要能用语法来做事情。我们不是培养语言学家,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就应该有个度的问题,应该传授哪些知识?应该重点传授哪些知识是语法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我们的老师对语法的结构知识重视比较重视,而对语法的语用、语法的意义,特别是语法方面的学习策略关注较少。另一点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语法训练做得很好,而应用环节却能需要注意。这涉及到对语法教学目标的定位。如果我们清楚语法本身是包含技能在里边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表达思想的这样的能力。也就是说,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法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应用语法的能力以及语法学习策略。
4.语法教学:显性还是隐性?
Scott1989年利用一个法语的高级口语班进行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实验。口语班同学分成两组,实验组接受显性教学,学生听老师讲语法规则;控制班接受隐性教学,听含有相同语法项目的故事。结果发现,既使控制组多听上十遍,不论十在口语测试中还是在碧透测试中都无法超过实验组。因此,有人就得出显性教学更适合于语法教学的结果。其实,实验结果与测试方式有关,测试的可能是显性的东西,而不是隐性的能力,不是语法的的能力。第二,这也有可能和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关。比如,这些学生不是体验型的学习风格,不是通过做事情来学习的,而是通过要分析学习的,需要知道语法规则。类似的相关研究很多,有很多研究显示显性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是也有研究发现,比如中国就有研究发现,通过隐性教学,通过隐性教学学习的学生在语言能力表达上要远远超过那些显性教学下的学生,只不过在我们的选择填空测试当中,他们表现不如接受显性教学学生表现好。因为以往的标准化测试对语法的测试更多的是通过选择填空,需要学生清楚语法规则。还有一个研究发现,学习中都有一个僵化时期。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暂时停止不前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要通过formal instruction,也就是正式的语言形式练习,才能能够帮助学生渡过这一时期。这时隐性教学就会显得无能为力。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语法教学,从现在的教学理念来看,既然是以语法教学的目标十培养学生的应用,语法教学就应该是以隐性教学为主,显性教学适当地辅助。
5.如何开展语法教学
有关语法教学的研究很多,论述很多,出现了很多语法教学模式,也有数不清的语法教学技巧。一般情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侧重语法的表意功能
2) 注意语法使用的语境
3) 注意学生的已有基础,包括汉语语法基础,正确利用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
4) 注意学生的学习风格
语法教学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是分析型的学习风格,有的是体验型的学习风格,两者对语法教学要求不同。在设计语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
要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一是做调查研究,看看班上的学生都是哪几类的学习风格。第二使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有分析型的活动,也有体验型的活动。再说,学生还有多元智能的差异,如果我们课堂上只是语言活动,那么语言能力方面稍微弱一点的同学可能收获很小,不仅如此还可能不参与。如果语法教学是让学生理解,而不是让学生表达,结果我们让学生看完以后用英语回答问题,而学生现在的语言水平却没有达到表达的水平,既使达到了理解的目标,却不能回答问题。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不管是听、读、语法、词汇,老师们都习惯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写出来。写出来其实是更高一点的要求。理解的展示方式很多,可以是形体语言,可以是表情,可以通过画图。老师在背课的时候,不仅仅要背教材、背知识,还要背学生,看看这些学生是属于哪种学习风格,语言智能有什么差异,教学活动设计要丰富、要适合、要多样。这就叫语法知识,够全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