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高考数学大题第一题_高考数学大题第一题三角函数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马云高考只考一分,是因为他太笨?翻出当年的试卷,结果怎样了2.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大题第一问错了,然后第二问联立得是错误的方程,然后方法都是对的,还会给分吗?3.2021新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有哪些高考数学6个大题,固定的题型为:1.解三角形。这个只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有时候结合和差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向量。2.数列。题型较为固定,一般都是求通项,求和。3.统计概率。这部分常考的点为独立事件概

1.马云高考只考一分,是因为他太笨?翻出当年的试卷,结果怎样了

2.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大题第一问错了,然后第二问联立得是错误的方程,然后方法都是对的,还会给分吗?

3.2021新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有哪些

高考数学大题第一题_高考数学大题第一题三角函数

高考数学6个大题,固定的题型为:

1.解三角形。这个只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有时候结合和差角公式,辅助角公式,向量。

2.数列。题型较为固定,一般都是求通项,求和。

3.统计概率。这部分常考的点为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条件概率,古典概型,分布列期望,线性回归,独立性检验,有时候题目比较难,可能会有决策题,需要你根据题目背景自己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计算决策。

4.立体几何。考法基本固定,第一问证平行垂直,第二问除了文科数学考体积和距离,其他的都是空间角计算。

5.圆锥曲线。第一问求圆锥曲线方程,第二问用韦达定理处理,难度较大。

6.导数。压轴题最常考,题目很综合,一般可以转化为单调性,极值,最值,恒成立。方程根,极值点偏移等类型问题在进一步处理,这个题能拿多少步骤分就拿多少。

马云高考只考一分,是因为他太笨?翻出当年的试卷,结果怎样了

高考数学。后面的大题满分是12分,第一问是4到6分,第二问是6到8分。如果第二问不做的话最多能拿6分,最少只能拿零分;

高考数学中,只有多记公式,掌握解题技巧,熟悉各种题型,把自己变成一个做题机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在高考中只会做题是不行的,一定要在会的基础上加个“熟练”才行,小题一般要控制在每个两分钟左右。

扩展资料:

高考数学题目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那些能提前拿到高考真题或答案的言论。

如今的高考,考的并不是谁的逻辑思维强,也不是谁的基础知识强;而是在考谁能最快、最准做出题来,得更多的分,可见掌握应试教育的技巧是多么的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四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大题第一问错了,然后第二问联立得是错误的方程,然后方法都是对的,还会给分吗?

很多人对马云宣称的“我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表示质疑,但同样也有很多人以此为噱头大加宣扬“学习无用论”。

但实际上,我们只需对1982年的数学(文科)试题稍作分析,就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马云当年除非是数学考试期间心态崩了主动放弃了,否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只考1分的。

马云三次高考两次都是数学拖后腿

很多人只知道马云的毕业母校是杭州师范大学,却不知道马云并非以应届高中生的身份升学的,因为其实早在迈进杭师范的校门之前,马云总共参加过三次高考。

其中两次都是数学拖了后腿。

比如马云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82年,数学只考了1分,这次失利对他造成的打击非常大。

之后的一年里,他先后应聘过酒店服务生、秘书、搬运工人、蹬三轮工人等各种岗位,因为屡碰钉子屡受白眼,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

并且我个人还认为,很可能也正是这一年的经历,让马云更加坚定了要靠读书找到出路的决心。

1983年,马云参加第二次高考,这次比上次有进步,数学考了19分,但总分距离他想报考的大学分数线,依旧望尘莫及。

第二次高考失利后,父母再三奉劝马云“你不是读书那块料,别再浪费时间了”,可马云忍住煎熬,在1984年毅然再度参加了第三次高考。

第三次他数学考了89分,虽然总分距离本科线还差5分,仅仅只是专科的分数,但由于当年杭州师范的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所以马云被破格升入了外语本科专业。

对当年的马云来说,这次破格录取的经历,几乎有着“鲤鱼跃龙门”般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他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一跃成为了当年名震外语系的学霸,还陆续当选了学生会主席和杭州市的学联主席。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马云的三次高考中,两次都是数学拖了后腿,但第三次高达89分的数学成绩却有力地向我们证明,马云之前并不是脑子不够用学不好数学,而更可能是“没开窍”,或者懒得学。

马云首次高考疑似因数学难度太大而心态炸裂

站在外界的角度来看,马云的三次高考经历中,无疑当属第三次最为传奇,毕竟“专科的成绩被破格录取为本科名额”这种事情,确实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对马云自己而言,或许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的经历,才是他回忆中最不可磨灭的事件吧。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了。

虽然很多人说,马云第一次数学之所以只考了1分,完全是因为当年题出得太难了,但实际上我们只需对题卷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因为那年的数学题目其实没那么难。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数学考卷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但在1982年,数学试卷的第一大题是填表题,大致上和填空题差不多,只是又有些细微的差异。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如果我们找到1982年的数学(文科)试卷,可以一眼就看到,第一个大题的前两个小题,完全就是简单得不用动脑子的送分题。

而要知道,第一个大题一共8分,4个小题,也就是说,只需答对这两个小题,就保底也能得4分。

而除此之外,7分的画图题中也有一个送分题,就算1小题的椭圆我们不要求吧,但是2小题的直线图——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几乎所有高中生都能闭着眼睛答对这个题!

因为这仅仅只涉及了最基本的概念类知识,如果连这道题都答不出来,那你高中三年都在干什么,可想而知……

画图题的两个小题按3分算的话,再加上填表题的4分,那么1982年数学考试中可以保证拿到手的保底分,也是7分。

但马云当年却连这7分都没有拿到手——

个人估计他当年很可能是只答了画图题里的那个“直线”,拿到了1分。

或许对1982年的马云来说,那年的数学题确实很难,但如果连这7分都没拿到手,那就说明这绝对不是难度和能力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态度问题。

而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连最基本的保底分都懒得拿了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态炸裂的情况下,当你其他科目都考砸了,而眼前正在考的数学,难度又挺大,如此一来,还考个什么呢?

所以我认为,当年马云随便写了个“直线”拿了个1分,估计都算是给考官天大的面子了。

三、以马云为例论证学习无用论是偷换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云虽然第一次高考时数学只考了1分,但他总共参加了三次高考,并且第三次高考时数学考了89分的高分。

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比本科线低5分的高考总分,其实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成绩了。

所以总的来说,马云仍旧以一个“准学霸”式的分数升入大学的

所以正因如此,当我看到有人以“马云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来论证“学习无用论”的时候,我真的是产生了一种“惊为天人”的震惊——

真是神一样的逻辑啊……

结语

马云在公开场合宣称的“我第一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其实是为了告诉大家,正是第一次高考失利后的一系列窘境遭遇,才让他坚定了要自己闯出一条路的决心。

而他第三次高考时高达89分的数学成绩,也有力地证明了,他当年不是学不好数学,只是没有发力而已。

所以说,对于那些“马云当年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如今还这么牛”之类的毒鸡汤,大家还是不要轻信为妙!

2021新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有哪些

不给分,大题改卷第一眼先看结果,结果对了看过程,过程没问题满分,过程有问题砍到出问题的步骤给分。你这联立方程式都错了,可以说是答非所问,不给分理所当然。当然老师也许有那么一丝丝可能给点笔水分。

从主干知识所占比重来看,新高考数学试卷与原来保持一致,主干知识的考察在60分,占整个填选题的75%,这也启示我们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稳定性与重要性,在以后的备考中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021年“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得0分,共20分;

第三大题,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四大题,解答题,共6小题,均为必考题,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三角函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每小题12分,共60分。

怎么学好数学

数学是个费时费力的学科,无论文理,但凡数学好的同学很稳定的同学,他的数学相关时间基本符合一天时间的40-50%,所以如果数学想要冲击140,那么至少要保证40%的时间要花在数学上,如果你其他部分是很偏科的,那么就没有时间花在数学上,就不要做数学140的梦了

对于那些压轴题12、16、20、21来讲,首先不能怂,就全国卷目前 命题趋势来看,16题偏于简单,12题难度在增大,所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先适度钻研16题,12题没时间没思路可以懵,毕竟是选择题,还是有概率蒙对的。

20题圆锥曲线类型考的不是难度,而是你是否认真。其实圆锥曲线并不难,该理解的关键点和题型搞清楚了它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个地方题目去刷真题即可。(所有的好题都值得做三遍,什么是好题,你既然110以上了,应该有这个基本判断。)第一遍做正常做,做完对答案;第二遍隔天或者隔两天做效果最好,重新快速把昨天的好的题目过一遍,要针对关键步骤进行梳理,第二遍的想法和第一遍的想法有什么区别,差距在哪里,可以丰富思路,改变思考习惯,对于压力很大的考场有很大帮助。第三遍最好是7天以后,时隔7天,豁然开朗,不信你试试。好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拿到题目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短时间内想出来这个题目怎么解,而是想起来类似很明朗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题,然后一步步套进去,演算,就得出结果了。

文章标签: # 数学 # 高考 # 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