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高考生物19个实验整理,高中生物高考19个实验

tamoadmin 2024-07-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生物课本中某人做过某实验之总结2.高中生物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法的实验有哪些?3.高中生物个人教学20224.高中生物 重要人物的实验5.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归纳6.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生物知识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⑴最基本的元素是C,基本元素有C、H、O、N,主要元素有C、H、O、N、P、S。.⑵P是核酸、磷脂、NADP+、ATP、生物膜等的组成成分

1.高中生物课本中某人做过某实验之总结

2.高中生物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法的实验有哪些?

3.高中生物个人教学2022

4.高中生物 重要人物的实验

5.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归纳

6.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

高考生物19个实验整理,高中生物高考19个实验

生物知识点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⑴最基本的元素是C,基本元素有C、H、O、N,主要元素有C、H、O、N、P、S。.⑵P是核酸、磷脂、NADP+、ATP、生物膜等的组成成分,参与许多代谢过程。.血液中的Ca2+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若骨中缺少碳酸钙,会引起骨质疏松。.K+对神经兴奋的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K+与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运输有关。

.水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会影响新陈代谢,自由水比例上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相反,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时,新陈代谢就缓慢。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课本中某人做过某实验之总结

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5篇

时间的脚步无声无息,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好好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篇1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不足。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其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必修模块的学生实验有19个。学校要在规定的模块教学时间内完成各个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困难,部分地区在高二才开设生物课,各地区生物学科开设的课时有差异,个别学校还削减了生物学科的课时。教学课时不足对生物实验教学影响较大。

2、教师缺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研究。教师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能力普遍较差,对如何组织实验教学和对实验教学的课型研究不足。尤其是探究性实验。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实验指导能力和实验技能,在这方面教师显得力不从心。

3、实验要求提高,课堂实施困难。高中生物新课程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方法、理论指导和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设、实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等)。有些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如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理论的指导。完成提出问题、作出设和实验等环节,然而,课堂中教师在讲述实验原理、归纳讲评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学生用于实验操作的时间已不多了,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探究。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1、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2、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地方性的季节性的限制。有些实验还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课前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多数学生把实验简单地理解为“看”,对实验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如果缺乏严格的训练,将会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一无所获。因此,应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注意维持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合理指派实验大组长、小组长等。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4、分析实验程序和分析实验现象。—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解离液中是为了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解离液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物问题,验证高中生物规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检测呢,双缩脲试剂除可以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那么乳制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有什么规定。蛋白质的含量如何测定呢?根据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怎样调整人们的饮食,才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和延年益寿,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实验中向学生提出。培养他们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生物实验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推理,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生物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探究“镁元素对植物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在缺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一株小麦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瘦弱,两株小麦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瘦弱——当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镁元素的无机盐溶液后,小麦的生长恢复正常。归纳出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的结论。

五、加强型实验题训练

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更体现了这种趋势。高考生物实验题多以根据要求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或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评价和优化实验方案等形式呈现。如果还是按照以前老一套的实验训练模式,只重视做一些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型实验题,学生是很难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的。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取以上一些实验改革措施外,还必须要有意识地精选和精编一些实验习题,特别是一些不同类型的实验题(例题略),让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

总之,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而进行创新,实现能力的迁移,锻炼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篇2

一、 制定完善的教学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在开课之前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确定选择的实验、每个实验要用到的相关仪器、实验材料、药品,哪些需要提前购买或准备、需要多少课时、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完成、具体的方法步骤、学生之间何时交流、怎么评价实验效果等。为确保的可行性,这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教师最好提前进行预实验把握时间。

二、 深入研究教材

各个课题中,课题背景阐明了生物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基础知识介绍了基本方法与原理,研究思路提示学生从哪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实验设计提供了试验流程示意图和参考资料,操作提示则从操作层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由于这部分内容为新加内容,教师在进行每个课题的研究时,有必要自己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甚至进行预实验。然后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明确知识背景,理清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掌握生物技术,形成实践能力。

三、观看、录像,用“讲授—演示”法进行教学

“讲授—演示”给了我们很好的策略,教师可以播放、录像、动画,甚至可以亲自在课堂上做实验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也有收获,配合讲授,学生就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

四、建立实验活动小组

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然后搜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交流,相互讨论。为落实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三维目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按照三人或五人一组进行分组。这样既在活动中实现智慧共享,提供创新精神的土壤,在遇到挫折时相互激励,还能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 适当利用学生社区、家庭中的课程

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社区和家庭的课程。比如到制作果酱的车间去参观,豆瓣酱的制作也可以在家里完成。有些疑难问题可以在网络中查找答案,可以寻求有经验的人的帮助。在具体的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加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六、 设计好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能了解课题活动效果,还能发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心理上的变化。在这种难度较大、历时较长、自由度较高的教学活动中,最后的实验评价能起到激发学生成功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效果。可以利用检核表评价操作行为、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用这些手段保证本模块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保证达成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篇3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科学方法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练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他们有社会决策意识,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热情,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较差,需要加强基础的学习。针对以上的情况,在教学中,我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和一个稳定的思想状态,为搞好学习提供保障。

3、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详细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认真备课与制作课件,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

5、认真设置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

6、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认真研究考纲和考题,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测试,及时做好反馈。

8、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高考模仿训练,为学生提高高考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9、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

10、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科学方法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练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他们有社会决策意识,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热情,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关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有学生约__人,其中文科班两班,理科班一班,相比之下文科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爱好偏低,生物基础把握普遍较差,理科虽然学习爱好更好一点,但是基础依然比较差。每周课时只有三节,要完成教学任务,顺利通过会考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高中生物新学期教学篇5

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转变教学理念。

高一的生物教师中,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占多数,因此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高中生物的《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在第一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的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明了,熟练正确的绘图。在第二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要熟练使用电脑,熟练利用因特网搜集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生物学的有关网站,熟练发电子邮件等等。在第三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应该在第一项能力和第二项能力基础上,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掌握生物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同位素示踪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还要通晓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堂结构的更新,优化教学过程。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构建知识,改变单纯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既要重视概念、原理等知识体系的教学,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接受,轻创新”等传统教学弊病的重演;既要重视让学生全面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又要重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要重视初中新课程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与过度,重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继承与衔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准。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体会,认真实践。要高度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注重课程标准确立的有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1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努力在探究性学习的各个关键环节上探索有效组织指导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切实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正确地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合作学习;注意将合作学习同探究、观察、实验、调查、设计、制作、结论推导、反思学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加强集体教研,精心进行学案设计,确保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学案直接以学习者的视角设计学习活动,是站立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进行的思考和设计,因此,学案及其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唤醒和强化教师尊重学生主体、追求教学民主的思想意识;其次在于以学案为稳固的“抓手”,贯彻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原则,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同时还积极地引领教师从“教的神坛”上走下来,将自己完全融入学生中,从学生的视觉真切地思索教学的策略和步骤,客观公正地反思教师自身教学的得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自省、自查自纠。

四、精选试题,提高做题的有效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加以引导,因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同时在高考的理综考试中也深深地体现着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典型、精彩的试题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和题海战术,提高做题的有效性。

五、加强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

加强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操作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制作实验等不同类型的实验,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在定量实验中,要特别重视相关技能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定量实验对于学生科学素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认真钻研组织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重视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要努力提高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性。

新课程增加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师要设计好这些活动的教学过程,提高实效,让学生在学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高中生物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法的实验有哪些?

1. 罗伯特森 :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静态模型2.桑格、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3.萨姆纳提出酶是蛋白质 证明尿酶是蛋白质4.普利斯特里:植物能更新污浊空气(这个不重要)5.梅耶:指出光合作用即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6.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让叶子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自身对照实验)7.鲁宾、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8.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放证明CO2中的C元素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9.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0.魏斯曼:预言减数分裂11.萨顿:类比推理法预言基因在染色体上12.摩尔根: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13.道尔顿:发现色盲14. 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结论为有遗传因子导致转化)15.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结论为是DNA导致稳定遗传变化)16.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结论同15)17.沃森、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8.斯塔林、贝里斯:发现促胰液素19.温特命名生长素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2022

同位素(isotope)一词来源于希腊文Iso(相同)τoπos(位置),是指原子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相同,而化学性质相似,质量不同的元素;它们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许多元素都存在同位素现象。目前已发现稳定的同位素300余种,放射性同位素达1500种之,它们大多是人工制备的。同位素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学领域可用来测定生物化石的年代,也利用其射线进行右边诱变育种、防治病虫害和临床治癌,还可利用其射线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与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们带有放射性,可以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追踪。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5N、14C、18O、32P、35S等。检测组织中放射线的方法,通常是放射自显影技术,这是一种利用组织内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辐射,感光后显影成像的技术,可凭肉眼观察黑影的形状,或通过显微镜观察黑色颗粒的分布和径迹,从而确定放射性物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用小型探测器(如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也能探测同位素示踪原子的动态。示踪实验的创建者是Hevesy,1911年,Hevesy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工作期间,因怀疑女房东总是把剩菜改头换面之后给他吃。于是,他在剩菜中放上微量的放射性钍,然后在下一次的菜中检验是否有放射性,结果他每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他所吃的菜是剩菜还是新菜。1923年,Hevesy在丹麦玻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将豆科植物浸泡在含有放射性210Pb和212Pb的铅盐溶液中。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和转移。继后Jolit和Curie于1934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以及其后生产方法的建立(加速器、反应堆等),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更快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同位素示踪法具有灵敏度高、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定位定量准确、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优点,目前应用极为广泛,它为揭示体内和细胞内理化过程的秘密,阐明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和相关习题中频繁出现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以下就相关内容进行归纳阐述,以期达到较深刻地认识这项技术,进而达到认识生物某些重要代谢途径的目的。一、研究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分泌蛋白在细胞中合成部位及运输方向在高中《生物》选修本中,介绍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这个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从而证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例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向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经过一段时间后,被标记的氨基酸可依次出现在该细胞的不同部位。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被标记的氨基酸首先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B.连接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结构的是具膜的小泡C.图中②、③、④分别代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既各施其职,又有紧密的联系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例 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能表现出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3.细胞的增殖例 下图表示细胞周期(图中的M表示分裂期。G1、G2表示RNA及蛋白质合成期,S表示DNA合成期),有人为确定DNA合成期的时间长度,在处于连续分裂的细胞的分裂期加入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最适合?( ) A. 腺嘌呤 B. 胞嘧啶 C. 鸟嘌呤 D. 胸腺嘧啶二、研究生物的新陈代谢1.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19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 n)研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到底是来自于水,还是来自于二氧化碳。他们进行了这样两组实验: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 H2O和CO2,使它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O和 C18O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18O2,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O2。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例 如果用于光合作用的水里有0.20%的H2O分子含18O,二氧化碳里有0.68%的CO2分子含18O,那么短期内经光合作用形成的水中,含18O的比例为()A.0.20% B.0.44% C.0.68% D.0.88%2.植物矿质代谢例 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A.不在新的茎叶中 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 D.主要在老的根中3.呼吸作用的机理例 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 CO2 B H2O C 丙酮酸 D 乳酸4.动物代谢的物质转化例 用标记了14C的脂肪喂狗,结果发现狗的细胞内的葡萄糖分子上含有14C,这说明了 ———三、研究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例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AABB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2。腺体的功能例 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吸收的碘在甲状腺浓集。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适量的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四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放射性碘注射后的天数(1)开始的第二天,三只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上升的原因是 ;而2—4 天内三只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原因是 。(2)第二次注射后,A组兔子与C组兔子相比,A组兔子的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 ,原因是 ;B组兔子与C组兔子相比,B组兔子的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 ,原因是 (3)该实验说明了调节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是通过 作用。四、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A.D.Hershey,1908c)和蔡斯(M.Chase) 把宿主细菌分别培养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 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 就分别被35S和32P所标记。然后,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 裂解后释放出很多子代噬菌体, 在这些子代噬菌体中,前者被35S标记,后者被32P标记。用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然后测定宿主细胞的同位素标记当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测定结果显示,宿主细胞内很少有同位素标记,而大多数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附着在宿主细胞的外面 。当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时,测定结果显示宿主细胞的外面的噬菌体外壳中很少有放射性同位素32P,而大多数放射性同位素32P在宿主细胞内。以上实验表明,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内的主要是DNA,而大多数蛋白质在细菌的外面。可见,在噬菌体的生活史中, 只有DNA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故,DNA是遗传物质。例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虽用同位素 31P、 32P 和 32S、35S作了如下标记: 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苷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32S35S此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均相同,请分析:(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同位素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含有的上述同位素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3)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半保留复制 例某校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两种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1)实脸步骤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 N-DNA;在氮源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DNA)转移到含14 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如果DNA离心后位置为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离心后位置为      ,则是半保留复制。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二代(Ⅱ),请分析: 如果DNA离心后位置为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离心后位置为     ,则是半保留复制。 (2)有人提出第一代(I) 的 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同学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                                          。 另外,在研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通道,以及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等方面也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总之,同位素标记技术正在更大规模地应用于生物研究领域,作为中学生物教师,了解更多的有关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知识和实验,无疑将开拓自身的知识视野,构建自身坚实的知识支架,教学中适当讲授一些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原初实验,有利于把与代谢过程有关的复杂的知识点更科学、更原始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使学生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高中生物 重要人物的实验

工作 的本身就是一个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从各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和分析评估,对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设置应对预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个人教学,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1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不足。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其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必修模块的学生实验有19个。学校要在规定的模块教学时间内完成各个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困难,部分地区在高二才开设生物课,各地区生物学科开设的课时有差异,个别学校还削减了生物学科的课时。教学课时不足对生物实验教学影响较大。

2、教师缺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缺乏研究。教师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能力普遍较差,对如何组织实验教学和对实验教学的课型研究不足。尤其是探究性实验。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实验指导能力和实验技能,在这方面教师显得力不从心。

3、实验要求提高,课堂实施困难。高中生物新课程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内容包括实验 方法 、理论指导和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设、实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等)。有些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如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理论的指导。完成提出问题、作出设和实验等环节,然而,课堂中教师在讲述实验原理、归纳讲评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学生用于实验操作的时间已不多了,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探究。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1、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2、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地方性的季节性的限制。有些实验还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课前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多数学生把实验简单地理解为“看”,对实验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如果缺乏严格的训练,将会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一无所获。因此,应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注意维持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合理指派实验大组长、小组长等。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4、分析实验程序和分析实验现象。—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解离液中是为了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解离液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物问题,验证高中生物规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检测呢,双缩脲试剂除可以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那么乳制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有什么规定。蛋白质的含量如何测定呢?根据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怎样调整人们的饮食,才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和延年益寿,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实验中向学生提出。培养他们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生物实验中常用的 逻辑思维 方法是推理,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生物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探究“镁元素对植物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在缺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一株小麦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瘦弱,两株小麦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瘦弱--当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镁元素的无机盐溶液后,小麦的生长恢复正常。归纳出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的结论。

五、加强型实验题训练

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更体现了这种趋势。高考生物实验题多以根据要求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或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评价和优化实验方案等形式呈现。如果还是按照以前老一套的实验训练模式,只重视做一些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型实验题,学生是很难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的。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取以上一些实验改革 措施 外,还必须要有意识地精选和精编一些实验习题,特别是一些不同类型的实验题(例题略),让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

总之,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而进行创新,实现能力的迁移,锻炼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夯实基础,满足高考全面提升素质的实际需要。根据我县的实际,在讲授新课的同时,适当补充有关初中的生物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建议

1.备课组长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难易标准。

2.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每单元结束,进行一次单元自测,成绩记在成绩册上。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月考由备课组长组织命题制卷(也可用单元自测题代替),统一阅卷,成绩上墙。

3.教研组要有切实可行的教研,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和专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要逐一落实,并有所创新。另外,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教法上以“讲授型为主、自学型为主、训练型为主、探究型为主”的四大系列进行对比实验。并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学效率。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物的习惯和兴趣,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生物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开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价值和思想 教育 内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专题研究。

5.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对演示实验要求全做,对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做,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至少要在课堂上演示,所有学生实验要有实验 报告 。

6.加强 对联 系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成就的习题以及学科内综合习题的训练。并要求学生有知识疑难和错题摘录本。

7.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备课组长要认真督促检查,其方式方法应与高三年级相同。

三、高一年级教学进度

上学期第一至四周:绪论、生物的物质基础(含实验一)第五至九周: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含实验二至三)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至十八周:生物的新陈代谢一至五节(含实验四至七,补初中生理卫生的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第十九至二十周:期末复习和考试下学期第一至四周:生物的新陈代谢六至八节(补初中生理卫生呼吸系统)第五至九周:生命活动的调节(含实验八、实习1.补初中生理卫生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至十八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补初中植物花的结构)第十九至二十周:全书复习,全市统考

四、高二年级教学进度

上学期第一至九周:第六章第一、二节(含实验九至十一)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至十八周:第六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至第七章完第十九、二十周:期末复习和考试下学期第一至九周:第八章第九章(含实验十二: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至十八周:选修教材一至二章(含实验一)十九至二十周:全书复习(第六章至选修第二章),全市统考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3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本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必修模块1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的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 教学方法 及措施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授教学相结合。

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1、钻研教学大纲,制订好 教学工作 。

(1)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难点。

(2)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 学习态度 、学习风气、知识状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编制教学及教学进度表。

2、写好教案。

(1)按照大纲要求,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2)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选参考资料。

(3)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写出具体教案。

(4)教案内容包括:课题、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

(二)上课

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3)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4)在学的过程中,可将讲授与实验、观察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交叉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5)为使教与学的双方密切配合,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4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深圳学生在初中阶段开设的是科学课,一般科学课的老师专业是物理专业,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基础打的并不是太扎实,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 总结 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在教学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 反思 。

4、完成作业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教案、听课笔记的检查。

5、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新教师要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达到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加强网络教研,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互联网互动平台,积极参加网络问题的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学科组搞好本学科集体教研工作,切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9、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评价工作。

10、规范实验室使用制度、做好各项文档工作。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 经验 教训的前提下,认真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5

为做好20--年高考的备考工作,使--届的学生能获得较好的成绩,需制定周密且可行的教学,抓住每一个细节,抓实每一个过程。

一、教育教学策略

(一)抓全体,顾重点、关爱每一位学生

抓全体就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抓重点就是心中有重点工作对象。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弱,希望达线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教学中我们时刻必须做到心中有重点,关注重点学生的每一道作业,每一次训练,每一次考试。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二)加强集体备课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首先,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备课组成员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其次、强调每个老师就每一课内容备个案,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而且就各个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备教法和学法。

(三)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做到全面复习

试题设计上讲究适量、适合测试目标,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同时重视对学生比较,图表分析、实验等答题能力的培养。练习的批改上讲究细致、实效,学生的每一份练习都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在训练的基础上做到快反馈,对训练中的每一个问题或集体或个别能进行矫正或强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和教学进度;能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四)吃透教材,研读考纲,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高考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吃透课本、研读考纲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吃透课本呢?其一是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其二是每一单元围绕单元知识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构建单元知识网络,进行单元检测且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疑难、改进教学策略。针对我校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实际情况,在第一轮单元复习时基本课本顺序为主线条,从落实基础知识开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复习课质量。

二、备考策略

1、认真研究20--年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使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目标明确,考试层次了如指掌,避免在备考中手脚忙乱。

2、第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适当放慢速度,顺利过渡。教师应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理清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高考考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让学生知道高考考什么知识点:重要的,基本的知识点也就是核心内容有哪些,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层次要交代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学习。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要求每个考点过关。

3、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核心概念,规律的理解。核心概念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是一个人掌握现有生物学理论所必须的,又是高校深造的基础。因此,对核心概念需要一次性肯定的准确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似是而非。对规律的理解则要求学生弄清楚规律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既不能不敢用,又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到处都用,造成错误。

4、复习中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要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解析,要不断对一个知识点变换考察模式,并寻求解答。课堂要求做题要少要精,重在学生的思考,做完后及时分析,做到学生理解透。

高中生物个人教学2022相关 文章 :

★ 2022生物教师个人年度工作10篇

★ 2022生物教师个人工作

★ 高中生物教师2022教学工作总结11篇

★ 2022高三二轮复习教学工作5篇

★ 2022年新学期教学工作参考(精选)

★ 2022教学工作范精选

★ 中学生物教师教学5篇

★ 高一生物教师工作总结通用版9篇

★ 高中生物学期教学

★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

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归纳

(一)必修一部分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1543年维萨里:个体由器官构成

比夏:器官由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不相信显微镜

2、显微镜下的重现(1665年,列文? 虎克) 观察木栓组织,发现细胞并命名——Cell

3、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4、1858年,魏尔肖修正了细胞学说(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5、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

6、1959年,罗伯特森实验: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1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8、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对鹰的消化研究

9、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10、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

11、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提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象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12、萨姆纳认为 酶是蛋白质(脲酶是蛋白质)

13、切赫和奥特曼提出少数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14、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浊的空气

15、1779年,荷兰英格毫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6、1845年,德国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7、1864年,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8、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9、1948年,美国卡尔文——探明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途径

(二)必修二部分

20、孟德尔,豌豆的杂交实验,两大遗传定律

2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

22、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卵细胞核精子的形成过程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23、1903年,萨顿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的

24、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5、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成为色盲患者的人

26、1928年,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

27、1944年,艾弗里肺炎双球菌——提出DNA是转化物质

2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9、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30、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31、伽莫夫提出3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

32、克里克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科学家

33、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34、1927年,美国科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35、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与可获得性遗传)

3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三)必修三部分

37、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38、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集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9、法国学者沃泰默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直接注入血液则不会。

40、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

41、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观点与斯塔林和贝利斯相反,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是错的。

42、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激素调节的微量和高效)。

43、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提出——单测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44、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5、1914年,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6、1928年,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4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庄子等人曾提出“天

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

 高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样依赖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落实和开展,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胡萝卜素)、**(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考点提示:

 (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

 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

 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

 (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

 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

 (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 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 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8)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9)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

 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

 (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

 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高一生物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空气与液体可用油膜;

 排气或充气可依据升温或冷却。

 2、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根据溶解度,脂溶性可用丙酮或酒精。

 7、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8、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9、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培养。

 ⑤、降温,冷却;升温,加热。

 10、维持PH:缓冲溶液(HCO3-/H2CO3,HPO43-/H2PO42-);降低加酸或生理酸性盐,升高加碱或生理碱性盐。

 11、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去掉血液中的Ca2+)。

 12、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3、动物细胞的处理:破裂用清水,细胞的失水用NaCl。注意搅拌。

 14、骨无机盐的除去:盐酸溶液。

 15、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冼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旁进行。

 16、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17、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18、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载体;

 19、补充动物激素的方法:口服(饲喂)、注射;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操作技能,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必修一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材 制片 低倍观察 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高一生物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空气与液体可用油膜;

 排气或充气可依据升温或冷却。

 2、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根据溶解度,脂溶性可用丙酮或酒精。

 7、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8、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9、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培养。

 ⑤、降温,冷却;升温,加热。

 10、维持PH:缓冲溶液(HCO3-/H2CO3,HPO43-/H2PO42-);降低加酸或生理酸性盐,升高加碱或生理碱性盐。

 11、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去掉血液中的Ca2+)。

 12、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3、动物细胞的处理:破裂用清水,细胞的失水用NaCl。注意搅拌。

 14、骨无机盐的除去:盐酸溶液。

 15、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冼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旁进行。

 16、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17、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18、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载体;

 19、补充动物激素的方法:口服(饲喂)、注射;

文章标签: # 实验 # 学生 #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