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高考语文对联题及答案_高考语文对联题

tamoadmin 2024-07-24 人已围观

简介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2.中考语文中的对联3.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4.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5.高考作文的前世 陈寅恪出对联题福州乌石山双骖园有一副楹联,对《食荔枝》抒发感慨:平生最喜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古往今来,联家常以荔枝为题应对作联。明代嘉靖年间,官至吏、礼、兵三部尚书的湛甘泉(若水),把福建良种荔枝核带回广东增城沙贝培植。荔

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2.中考语文中的对联

3.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

4.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5.高考作文的前世 陈寅恪出对联题

高考语文对联题及答案_高考语文对联题

福州乌石山双骖园有一副楹联,对《食荔枝》抒发感慨:

平生最喜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

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古往今来,联家常以荔枝为题应对作联。明代嘉靖年间,官至吏、礼、兵三部尚书的湛甘泉(若水),把福建良种荔枝核带回广东增城沙贝培植。荔枝成林后,人们把这种清甜爽口的荔枝叫“尚书怀”。一年夏天,湛甘泉见伸到水边的枝丫挂满荔枝,触景生情,要撰副联。

荔枝枝枝枝映水;

上联脱口而出,但下联总觉得不好对。于是以品荔为名开办荔枝宴,邀请文人墨客共对下联。一后生应声而答:

菱角角角角朝天。

荔枝对菱角,映水对朝天,对物贴切,声韵工整。湛甘泉拍案叫绝。应对者是增城举人胡庭兰。增城农民诗人卢关湖,写了首诗记叙这段故事:

若水庭兰聚故乡,荔枝菱角巧联扬。

增城故事千年说,化作清泉润四方。

曾与孙中山合作起义、后退隐西湖的刘学询,为他的家乡刘庄写了副荔枝联:

五月荔枝香,千里乡心归未得;

六桥杨柳绿,两家春色共平分。

台湾台中县轩亭,镌刻有“荔枝联”:

香飘丹荔风三面;

绿蘸清池水一奁。

广东省斗门县荔枝节楹联:

啖荔黄梁,斗邑增光,聚贵客同歌兴旺;

还珠合浦,金瓯补缺,期万国龙人共创辉煌。

重庆市合川区《荔枝阁》对联:

肤香凝醴酩,历来夏熟皇妃殿;

脂嫩润缯绡,从此春荣百姓家。

赞赏荔枝的对联还有:

红妆本天成,玉肤爱亲香;

仁心原我有,云树得入南天门。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题出了句上联: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由于楹联教育起步较晚,全省没有一个绝佳的对句,很多考生得了零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民族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起源于桃符,根植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中,与民族的审美心理、哲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集音韵、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等于一身,是汉语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与传统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结合,更能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风貌、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对联的产生

对联的直接产生与我国古代人民“题挂桃符驱鬼避邪”的习俗有关。据说,古人曾经将“性能执鬼”的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悬挂于大门两旁,用以驱鬼避邪,祈福攘灾。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后来,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二句,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对联的形成也与对偶修辞方式的发展有关。对偶是我国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对偶在我国古代较早的书籍当中就已出现并运用,如《尚书?大禹漠》:“满招损,谦受益”;《诗经?小雅?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屈原《九歌?湘君》:“薛荔兮水中,攀芙蓉兮木末”等。这些对偶句大量出现,并随着对偶修辞方式的发展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了后来骈体文、律诗的形成,而且也孕育了对联这种艺术形式。

对联的分类

传统对联按其内容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节气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交际联、行业联、名胜古迹联和其他杂联等。

1. 节气联

节气联比较著名的有春联和元宵节的灯联。

春联是专用于春节的对联。每逢过春节,每家每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或期盼和顺祥瑞,或抒发内心情怀,或憧憬美好未来。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灯联是古代元宵节放灯时文人雅士所作的应景对联。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父子二人皆能诗善对。相传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父亲应景出联考校儿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儿子张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2. 婚联

婚联,或是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患难与共,或是希望早生贵子等等。如:

花间蝴蝶成双舞;

水渚鸳鸯相伴眠。

3. 寿联

寿联是为贺寿而撰写的对联。多种祝寿方式中,以编撰、书写寿联为最俭朴,却又最高雅、最有纪念意义。多数寿联除了称赞、概括寿者的业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冀望寿者像常青树那样永远健康长寿。

典型的寿联如:

寿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东海常流水。

清代嘉庆皇帝过寿日,状元李绍仿写了贺联: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此联用隔离嵌字手法,分别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朝代的年号嵌入寿联中,可谓用心良苦。

4. 挽联

挽联大多数概括死者一生的功德业绩,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得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能够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如杨度先生为孙中山先生所作的挽联: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上联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而奔波,下联充分表达了对这位伟大革命先驱不幸去世的惋惜与悲痛以及对当时中国现状的忧虑之情。

5. 堂联

堂联是指悬挂或雕刻于厅堂、书房等场合的对联,主要用于装点环境,寄意抒情,以表示主人家的志趣情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堂联: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此联短小通俗,朴实无华,充分体现了其一生奔波,不忘复兴大业的品格。

6. 交际联

交际联,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酬赠交谊的对联。典型的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题赠联。题赠联是写给他人的对联,表示感激、钦佩、勉励、劝慰、忠告、警示等意义,主要作用则在于沟通彼此的感情,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海纳百川乃大;

球容万象故圆。

这副对联是何继善院士题赠丁海球先生的,把丁海球的名字“海”和“球”巧妙地放入对联中每一联的开头,形象地表达出对丁海球先生品行的赞美之情。

7. 行业联

各行各业都有其独有的特色,用中国独有的对联表达出来,更是特色中的特色。这些对联不但清楚地交代了自己的行业,而且几乎都含有溢美之情,大都具有宣传的作用。

旅店联: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

茶馆联: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

钟表店联:

刻刻催人资警省;

声声劝尔惜妙音。

8. 名胜古迹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就是指为某一处名胜古迹所写作的对联。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名胜古迹遍布天下,名胜古迹联不可胜数。这些名胜古迹联不但为山水增色,美化环境,同时又陶冶人们的情操,增长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如清末进士江峰青为扬州二十四桥所题对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此联上下联分别描绘了二十四桥的昼夜景致:白天,二十四桥盘据淮南,站在桥上眺望,空中高悬的云影倒映在水中,好像要与天下平分秋色;夜晚,驾一扁舟驶过桥下,听到那悠扬的箫声,仿佛有位美丽的姑娘一直吹奏到三更时分。好一幅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风景画。

9. 杂联

除了上述几类外,生活中还有各种有趣的对联,有戏台联、谜联等其他对联。

戏台联,就是指戏台两旁悬挂或张贴的对联,这些联语大多与戏剧有关,多蕴含戏理与人生哲理。

满场都是闲人,袖手旁观,听戏不如做戏苦;

凡事终须结局,从头演起,上台容易下台难。

从“做戏苦”“上台容易下台难”可以看出, 这副对联将戏剧表演的术语双关于现实生活,既贴合了戏台场景,有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迷联是结合猜谜的对联。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的《对春联》的节目中,有过一副谜联:

人过新年,二上八下;

我除旧岁,九外一中。

上联是说别人新年包饺子,捏制时,双手拇指在上,其余八指在下,所以是“二上八下”。下联说的是自己新年吃窝头。做窝头时,右手拇指在里,其余九指在外,所以形成“九外一中”。这副谜联从包饺子和做窝头的动作出发撰联,出人意料,既让人捧腹,又让人心酸。

对联的特点

对联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正如诗有诗律、词有词谱、曲有曲牌,对联也有自己的创作要求,而且较为严格,是我国文学艺术形式中十分讲究的一种特殊文体。对联的基本要求是既要“对”,又要“联”。“对”是指形式上成对成双,“联”是指内容上互相照应。具体说来,对联的写作有以下六个要素,也有人称为“六相”:

1. 字数相等

一般来说,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至于字数多少没有限制,少则一二字,多则十几字、几十字,甚至几百上千字。如一副悼念抗日烈士的挽联,上下联各只一字:死;生。

2. 词性相当

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词性相对一致,或尽可能的相同或相近。根据这一要求,上下联中相对应词性须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副词对应副词……古人作联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他们根据含义把实词中的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天文、地理、人伦、人事、时令、饮食等二十几个类别。词性相同的词相对为工对,相近或相通的称为宽对。如“风摇翠柳莺啼序,日映红桃蝶恋花”即为工对,而人们熟悉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只能算作宽对,因为“岁寒”和“春风”词性不对应。

3. 结构相称

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不仅要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句法结构也要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等等。

4. 节奏相应

上下联在音节停顿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节奏在音乐中指乐谱的强弱、长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对联中同句的平仄交替,上下的平仄相对,这种有明显强弱、长短、高低、缓急变化的现象,如同音乐中的旋律一样,也称为节奏。

5. 平仄相谐

讲究平仄,是为了追求艺术效果上的音韵和谐,错落有序,铿锵有力。平仄相谐有三方面的规则:一,本句平仄相间,一般是二平二仄、二平三仄或三平二仄,不允许有四连平或四连仄现象;二,对句平仄相对;三,上仄下平,也叫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子用平声,这在联律中叫正格,有上平下仄的特例视为变格,如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6. 内容相关

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相关,而且要有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相关,或相反,或相近,既要对,也要联,形式上成双成对,内容上互相照应。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对联,正对也好,反对也好,都应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这样才能做到内容相关,主题突出,中心明确。

另外正对要避讳上下联同义,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指出:“出句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这是对联的大忌,如“布谷声声催懒汉,子规句句警闲人”,上下联的内容和意思不仅相同,而且重复,是典型的合掌联。

对联与高中语文学习

当前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对传统文化重新定位和反思的同时,很多青年传统文化底蕴薄弱却是不争的事实。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重要的语文教学,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和好途径。

多年来对联题也常常受到语文高考的青睐,出现对联题的省市越来越多。201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通过一段有关对联的阅读文字,出了四道选择题,其中两道直接考查对联的常识和创作特点。

其中一题是根据一副春联的上联来选择下联,已知上联是“冬尽梅花点点”。题目如下:

2.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读完四个选项发现节奏都与上联一致,无法排除,那么就从词性和结构上来分析。上联开头两字是“冬尽”,是主谓短语,“冬”是名词,说的是季节。A、B两个选项的“千门”“万户”是偏正短语,千、万是数词,跟上联对不上,可以排除。C、D两项的“春回”“春来”从结构上来看都可以对上,再从内容上看C、D两项的不同。C项后面的“爆竹声声”非常符合春节的气氛,而D项的“微风缕缕”相比之下就离题较远。所以C项是最合适的选择。

另外一道题则是考查考生对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的掌握。

4.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A项和C项的错误比较明显,日常生活中多少关注过对联的同学就很容易排除。我们常见的对联是七言较多,A项的说法显然错误。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一般都会用到对联,但丧礼时的挽联显然不是用在喜庆场合,可以排除C项。B项“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中有一个语言陷阱。排除此项干扰需要对对联的创作特点有一定了解。对联“上下联讲究对仗”是正确的,但“讲究押韵”的说法是错误的,对联并不讲究押韵。D项中对联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说法是正确的。

从近年高考命题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比重在逐渐加大,由原来单纯的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扩展到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学生综合语言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语文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对语文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对联等传统文化的内容频繁出现在高考试题中,预示着高中语文学习应对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予以重视。

在课堂上结合对联的形式进行调剂,可以使学习更有趣。

对联具有文字游戏因素的特点,它源于生活,篇幅短小,概括性、审美性、趣味性强,结构严谨,而且又有随意取材、即兴而作的特点,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调味品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变“苦学”为“乐学”。当年有人用金庸先生的作品名称首字编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让很多人快速记住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作品。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帮助对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记忆。如记忆鲁迅的作品,可以通过孙伏园悼念鲁迅的挽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此联将鲁迅的作品、译文集和刊物串联在一起,既表达了对鲁迅的敬仰和怀念,也方便了我们记忆。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尝试用对联概括全文记叙的“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件事:“既使秦,蔺相如物归原主;欲欺赵,秦昭王无计可施。”“渑池会,蔺相如力挫强敌;赵设兵,秦昭王惮动干戈。”“退三舍,蔺相如不计私怨;负荆棘,廉将军悔过自新。”这种训练方式既能帮助我们记忆课本内容,又能让我们学习对联创作,最终加深我们对母语的了解。

在课外注意积累对联素材,有助于我们提升国学素养、延续文化传承。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内容,在阅读材料和作文题目的选择上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人文素养和探讨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查。2014年高考作文,新课标Ⅰ卷是“山羊过独木桥”,由此阐发的是对“规则”的理解和“共赢”的辨析。新课标Ⅱ卷是“喂食动物易使丧失觅食能力”,可以从动物联系到“教育”和“关爱”问题。北京卷说“老规矩”,上海卷谈“自由与不自由”,江苏卷问“什么是不朽”,四川卷说“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些话题都有很强的关于个人或国家的现实意义,需要考生有自信自强、治国安邦的人生态度,和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思索,还要有相关的材料积累,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在我国传统中,对联常常作为古人寄情抒怀,励志警示的工具。这类对联往往语言隽永、意味深长。阅读收集这类对联既可以积累写作材料,也是对自我精神的一种充实。

如纪晓岚故居的一副自题联:

过如秋草芟难尽;

学似春冰积不高。

此联是说人难免会犯错,但也要知道改过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学非易事,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有所成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逐吞吴。

这是蒲松龄为了激励自己发愤著书而所作的对联,联中借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表明自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清代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为政要戒贪,贪图钱财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所以切莫只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根本。保持廉洁最根本的办法是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真正的俭朴是严于律己,而不是只要求别人。此联中“节俭养廉”“戒贪名贪利”的思想在今天依旧具有现实意义。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保持着固有的独特个性,这与汉字的方块形体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通过对联,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精练整齐的汉字之美,读出平仄相谐的音韵之美,还可以发现其中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风貌、民族情感以及民族精神。民族性是构成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重要要素之一,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之外,还要弘扬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艺,对联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学点滴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疏导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

中考语文中的对联

今年的广东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都出到了对联题,学生感觉很新鲜。许多人对对联的知识不甚了了,突显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对联要不要教?答案是明确的。分析2004年全国中考试题看,我们发现,38套试卷中涉及对联内容的多达12套。这说明对联这种古老而极有实用价值的文学样式重新为人们所重视。那么,什么是对联?对联的创作需要注意些什么?本文旨在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首先我们谈谈对联的历史沿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对联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无不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孟昶笔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很明显 这是一副春联。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宋代在春联的基础上,把对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用于庆贺、哀挽、题赠等方面,主要作者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等。元代重武轻文,对联流传较少。至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不但自己创作对联,并且传旨公卿士庶,家家都要贴春联。清代康、乾二帝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清代便出现了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龚自珍、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众多对联高手。近代以降,孙中山、康有为、、李大钊、蔡元培、、周恩来、郭沫若等大家创作的对联更是推陈出新,异彩纷逞。翻开书本,到 处都能发现对联的踪迹。《今古奇观》里就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结婚时,新郎先要对出新娘给出的上联,否则不能进入洞房的故事,古人的风雅于此可见一斑。封建社会状元殿试时,皇帝常常要考到对联,借此一窥状元的学识与才情。佳联妙对会立刻流传,并脍炙人口。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起自己的读书生活时,特别提到了“对课”。对课就是做对联训练的,可见那时的学校还把对联作为必修课。五四运动打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主张写白话,做新诗,附着于格律诗的对联自然也被归入“封建”一类。当时的陈寅恪先生因为在清华招生试题中出了一个“孙行者”的上联要求学生属对而背上“封建余孽”的恶名。此后好像再没有人愿意担上“复古”、“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新中国的学校更不再开设对联课,对联也就日趋式微了。我们常常 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某些庆典活动的报道内容。主办方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有时会在会场悬挂“对联”,但那些所谓“对联”已经不堪卒读了,很多根本就是标语口号。我们的媒体引用时,却一概称之为对联。这就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感到困惑: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记者,已经不知对联为何物了吗?在多数人眼里,似乎只要字数相同、结构近似的两句话就是对联,其实,大谬不然。对联是音韵文学,讲究格律。如果越格,必然会使对联的美感大打折扣。本文重点就是讲清对联的格律,以求还对联以本来面目,也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对联,并爱上对联。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久,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联的平仄可以有一点变通,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碰到单数字,平仄可以放松要求,上联是平声,下联也可以对平声,仄声亦然。但逢双的数字必须从严。这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不必太受拘束。例如上面的例子,首字就是平平相对。我们再举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这四声中,最易混淆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考是平、上、去、上,没有入声,让梁武帝感到迷惑,可见当时许多人也分不清何为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在发音时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以至出声短促的那一种。其实在粤语和潮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入声。我们知道,普通话的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而入声字发音时,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比如“积极负责”四个字,按普通话的读法,只有负是去声,积为阴平,极和责都为阳平,但在旧四声中,“积”“极”和“责”这三个字全是入声。我们把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作了一个统计,大家可以琢磨其中的规律: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粤语、闽南语和潮汕方言保留了入声,我们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用普通话读古诗或对联,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把那些变成了平声的入声字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其实这种变通的经验我们大家都有过。记得小学时学杜牧的《山行》,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XIE)就被老师教我们读成了XIA,为的是要和下面的“家”和“花”押韵。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基本上就是普通话中的第三声和第四声,我们可以分得清。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声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如《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

又如《观刈麦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

关于入声,似乎讲得太多。我们在这里想要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对联须讲平仄,这是无可怀疑的。问题是多数人忽视了这一点。报纸上引用的许多对联都不讲平仄,这是一种误导。只要分析一下那些名联,包括现代名人如等人的对联作品,我们会发现,都是非常讲究平仄的。

下面我们回过头来谈谈对联试题。今年广东中、高考同时出现对联题,与此同时,兄弟省市的对联题也多了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命题动向,应该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注意。相对来说,广东高考题比中考简单,学生容易下手,这里不多作讨论。中考题给出的也是上联,要求学生对下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上联看似平常,实际上设了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谋”修饰孔明,而“巧”字则修饰了“借箭”,“借箭”属动宾结构,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个形容词,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有一个学生对“才华横溢,曹植走七步”,出场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其实他这个答案是不能拿分的。抛开前面的“才华横溢”不说,后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对“巧借箭”呢?很明显,师生二人都没有看出“巧 ”字的机关所在。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它改成“深思熟虑,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这就涉及到语言的运用了。命题者给出了三个参考答案,分别是:

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中间一联,“义盖云天”是不能对“足智多谋”的。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并列结构,结构不同,何以成对?另两联可以成对,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近于文字游戏。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广东的这道对联题出得牵强,有为难学生之嫌。我们来看看南京的对联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以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对燕子矶 朝天宫对阅江楼 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对 ,莫愁湖对 ,

总统府对 。

这样的题,既让多数学生能做,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多好!我们的对联教学,可以从这里入手,首先要让学生易于接受,以便产生兴趣。笔者在对联教学中,遵循着“内容由易到难、字数由少到多、格律先义后音、”的原则。比如有学生住在“白沙陇”,我便以“白沙陇”出题。学生出能以地名作对,有对“金叶园”的,有对“黄泥沟”的。然后我又以“月照白沙陇”出题,学生便对出了“春回金叶园”“日出”等佳对。可见只要引导正确,以时日,学生是能够学好对联的。

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

中考是一次毅力、智慧与命运的较量。还知道关于中考 对联 的有哪些可以摘抄的好 句子 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中考对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中考语文对联短句

上联:倾三江水,磨砺手中铁笔,今日小试利钝;

下联:吸五车书,成就心里波澜,明朝大展鸿图。

上联:怀壮志,攀书山,喜今朝自学诸君应大考;

下联:选贤才,创伟业,看来日经邦俊杰腾中华。

上联:自学可成才,古往今来皆有样;

下联:临场须着意,行文走笔莫轻心。

上联:怀抱宏才,休言伯乐居何处;

下联:胸存大志,愿献功夫在此时。

上联:及第岂无缘,望老汉摘星搦管正期舒骥足;

下联:成才当有道,看小生揽月挥毫直欲占鳌头。

上联:才华出众,请从卷中寻胜景;

下联:志向凌云,须向笔下问乾坤。

上联:襟抱弢天地;

下联: 文章 达古今。

上联:沐春风诸生品学小成贺今日;

下联:凌绝顶群彦功业大造看明天。

上联:承历史底蕴究天人际理欲上苍穹揽星去;

下联:怀瑾瑜憧憬展卷帙才华即从蟾宫摘桂回。

上联:学海竞千帆弄潮但凭真本事;

下联:读书破万卷得志须靠好文章。

上联:数载寒窗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喜看今朝结硕果;

下联:几度春秋无限憧憬无限希冀期盼明天成大器。

上联:十年磨一剑窗前雪案头萤砥励以期刃锋本为国家利;

下联:一生能几搏胸怀锦笔生花洒挥而就才智当增华夏光。

上联:试玉十载笔凝千钧绘锦绣;

下联:树人百年龙飞九天览众山。

上联: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获益;

下联:一卷摊开神驰笔畅堂堂游刃有余。

上联:心无杂念从容不迫迎高考;

下联:胸有成竹胜券在握争魁首。

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下联: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

上联:无知一场考试突来怎耐马失前蹄;

下联:吾知一切付出皆有回报奋发向上。

上联:懊悔投机取巧粗心大意答非所问;

下联:决心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奋发图强。

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下联:二人是天,一人是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中考语文对联 说说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鸟语花香精神抖擞。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鸟语花香风流倜傥。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鸟语花香精神焕发。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鸟语花香兴高烈。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国泰民安英姿飒爽。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国泰民安容光焕发。

上联:争雄顶峰勤砺剑;

下联:笑傲中考勇夺魁。

上联:摘星高远志,挑战艰难志高远;

下联:应考平常心,发挥极致心平常。

上联: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

下联: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上联:细研七科争佳绩;

下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上联: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

下联: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上联: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

下联: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上联:天造我才必有用;

下联:人生梦想终能圆。

上联: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

下联:庆 元旦 牢记备战高考。

中考语文对联文案

上联:书壮志,向高远,欣诸生笔底波澜涌;

下联:开先河,创合格,祝母校明天锦绣呈。

上联: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

下联: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上联: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下联: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上联:轻舒笔底风云,天生我才必有用;

下联:细写卷面春秋,心想何事不能成。

上联: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下联: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上联: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下联: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上联: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

下联: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上联: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

下联: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

上联:九载寒窗,小试身手抖素质;

下联:一支稚笔,初展才华赞江山。

上联:今日考场争魁,志存高远扬文字;

下联:他年社会折桂,德尚诚信闯海天。

上联: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

下联: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

下联: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上联: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

下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上联: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

下联: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上联: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

下联: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中考语文对联句子

上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下联:静看满天生傲骨。

上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下联:喜看三山舒壮志。

上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下联:苦尽三杯收明月。

上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下联:闲看三山生霸气。

上联:勤磨一剑展雄风;

下联:苦读三杯收明月。

上联:以轻松心情走进考场

下联:带胜利喜悦返回家门

上联:繁忙的日子

下联:收获的季节

上联:微笑迎考

下联:成功在望

上联:放飞你的'心灵

下联:播撒你的希望

上联: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

下联: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

上联:静静心,易发挥,动动脑

下联:考得好,仔细写,你能行

上联:相逢在考场

下联:腾飞在四方

中考语文中的对联相关文章:

★ 中考励志对联大全2020

★ 2020中考对联大全

★ 初中对联大全

★ 2020初三中考冲刺霸气对联大全

★ 学校中考对联大全精选

★ 2020中考励志标语对联大全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三篇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设置任务明确的教学程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通过朗读、点拨、讨论、欣赏、练习等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层次,拓展人文底蕴;最后达到初步学会欣赏对联、拟写对联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改尝试

 1、教师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模式。

 2、创建具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特点的语文课堂。

 学情分析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求知的兴趣较浓,易于入门。另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加上语言表达、创新能力薄弱,课堂教学材料不宜太难太深,以培养兴趣,普及对联知识为主。

 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

 1、拟写对联

 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 法

 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 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与学过程

 l 环节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PPT显示: 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语100分,语文180分

 与学生共同分享关于上则新闻的网络帖子:

 If you do not le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怎么译?

 你如果不滚开,我就和你同归于尽。(四级)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六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八级)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专家)

 你在或不在,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活佛水平)

 这就是语文提分,英语降分的原因:差别不在英语水平,而在汉语水平。

 导语: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她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之——奇妙的对联。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注的社会大事——高考改革说起,先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再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性。选取焦点话题引入,内容新颖,学生处于轻松、好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自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兴趣,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l 环节二: 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常识

 1、 参考教材,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联特征。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对联特征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举例阐释,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

 提示:把握了对联的特征也就把握了对句的要领。

 3、对联的书写和张贴有什么要求

 v 书写力求美观

 v 张贴遵照传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梳理对联有关知识,把握对联特征,为鉴赏对联、拟写对联做铺垫。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l 环节三: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1、 奇妙有趣的对联 PPT显示

 数字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同音异字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引导学生从表现的场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谐、同音异字的奇特方面欣赏)

 2、欣赏对联书法 熙熙亭楹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3、组内推荐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联、趣联。

 4、学生交流对对联的认识与感受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语关键词:有对称美、有书卷气、有智慧、体现中华文字的丰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间包藏天地……

 设计意图展示名联、趣联,学生谈感受,打开学生视野,感受对联艺术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探究欣赏的兴趣。

 5、鉴赏对联 松下弈棋,松子随同棋子落;溪边垂钓,柳丝依伴钓丝垂。

 (1) 这副对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对联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人物的特点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各人写出答案,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鉴赏对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

 l 环节四: 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1、对对歌诀——《声律启蒙》PPT显示

 2、基础练习

 (1)读对联 自由放声朗读以下对联(PPT显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春含情百花齐放/人有志万事俱成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补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 ,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3)改对联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4)写对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预计此题学生不能很顺利的拟写出来,教师注意巡回参与小组学习,适时点拨启发)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联“读——补——改——写”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知对联的特征,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把死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设题难度较小且循序渐进,好比低处的果实,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热情,参与,享受课堂。 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练成,对对联,先入门是关键。

 3、课外提升练习(链接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下列对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PPT显示:

 ① 春晖盈大地,

 ② , ;腰鼓秧歌唢呐,同属塞北民风

 设计意图链接高考真题,使学生对对联题的难易度有所了解和感知,树立学会拟写对联的信心,培养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l 环节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略)

 以对联形式勉励学生珍惜学习生活

 u 不苦不累,高中没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u 才思敏捷数理化游刃有余 出口成章政史地无所不知

 l 环节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提升练习题 PPT

 2、请每位同学围绕“对联”这一主题,办期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3、(选做)感兴趣的同学,可就对联展开一次研究性学习,题目自定,形成书面形式。)

 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

 趣联摭谈 对联里的修辞 春联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引发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树立大语文观。一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延伸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主研修学习能力,巩固课堂所学。

 附板书

 奇妙的对联

 对联特征(对句要领)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高考作文的前世 陈寅恪出对联题

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之后,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特别是作文不好把握。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

今年的高考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一)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江苏试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样,结构也基本一样,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许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上均与2016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

(二)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

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

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中“我的朋友”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16.请探究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13题是依据文本情节对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第14题对人物情感分析,15题是对多次出现的物象作用分析,题干特别强调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分析。这是模拟卷中时常出现的题型,且和16年的题型非常相似。

而16题,分析结尾处的表达效果,题型完全和前几年一样。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最后一题1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后一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5年最后一题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6年请探究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五年来,设置点一样,问法大同小异,难怪学生觉得熟悉,答题时的思路应该比较清晰。

再来看论述类文本,自2010年《谈静》出到论述思路题开始,除2013年《论名声》没出思路题,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会出到,或全文论述思路,或一段论述层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题就是全文论述思路题。2017年《从脸谱说起》也同样,第二题,也就18题就是要求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而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题目几乎一样,非常常规。

所以说,2017的两篇现代文的出题实在是老面孔,“结尾内涵”“思路层次”似乎已经成为江苏命题者现代文的两大情结。

而文言文概括题是“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这道题和2016年“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这道题倒有些不一样,回归到传记类文本一般设题上——关于传主的治学为文方面特点,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第7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对文化常识(即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一题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题目的难度不大,只要在平时学生文言文时稍微注意一下,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非常容易的。

诗歌两道题: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一题是内容概括,一题是赏析句子,两题都是常见题,特别是第一题,根据中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诗,结合平时了解的陆游特点也能回答出来。

(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变化,题目容量增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得体连贯、图文,2016年,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明显不一样,保留了词语、修辞,将考了几年的病句、连贯、图文都去掉了,换成了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这样三道题,信息容量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第四题、第五题。而2017年,同样保留了词语、修辞,把2016年去掉的连贯和图文又拿了回来,2016年的对联仍然保留。五道题难度都不大,但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含量,对联题和图文题都包含传统文化知识。对联题难度不大,结合杜甫的生平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中《客至》句子“但见群殴日日来”,选出正确答案,就容易多了。这道题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时,必须紧密联系课文文本,这样的引导很有价值。

图文题要求选出诗句与意境最吻合的,注意的画面内容和各选项中诗句的意象来判断,就容易多了。但是学生容易忽视诗句中意象,靠纯粹去理解诗句来作答,就不是那么顺手了。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在整体难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

1910年,胡适参加留美考试,第一场考国文英文,国文题目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胡适写下一篇“乱谈考据的短文”,不料改卷老师也有考据癖,居然给了他100分。这其中,自然有运气的成分。

百年白云苍狗,时至2014年,像胡适这样的高分作文似乎越来越不大为人所关注,倒是高考语文考试甫一结束,零分作文即粉墨登场,受到欢迎。此一流变,意味深长。不过,要对作文考试真正有所理解,还得从它的源头—科举考试说起。

死记硬背难考进士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增开的“甲辰恩科”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科科举考试。次年,科举正式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彻底分离。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隋炀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考取“孝悌有闻”、“德行敦厚”、“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等十科举人;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即写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有关的论文。如此一来,读书考功名,成为读书人走向上层社会的终南捷径。

在唐朝,科举制大有发展,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其中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才能;明经着重考经义,有所谓“帖经”,将经书的任何一页揭开,把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覆盖三个字,让考生填充—相当于今天的填空题。

进士科要考文学能力、政治见解,因而得第较难,所以社会上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这意味着,死记硬背或可考明经,要考进士,就很难了。到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到了明朝,科举制越发完备,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取题,文章格式受到严格规定,开始先揭示题旨,叫“破题”,接着承接上文,为“承题”,再开始议论,称“起讲”,然后“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依序而写,被称为“八股文”。这一时期,科举制度到达鼎盛状态。

八股文“还魂”

要写作八股文,首先得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其次要按照写作步骤,进行长期的作文训练,最后在此基础上,在重重限制下,力图写出新意。

八股文中,有一些篇章文俱佳,明朝内阁首辅王鏊《百姓足,孰与不足》一文便广受赞誉。这篇文章强调了重视民生的观点。“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王鏊最后写道。

因其对形式的固守,束缚人的思想,也因为是人们步入仕途的唯一通道,很多才华横溢的读书人被排除在外,在科举制实行的过程中,争议不断。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也有存废之争,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帝,称:“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弦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乾隆组织讨论之后,发现没有人能提出替代科举的方案,这次提议也就不了了之。

时至1902年,清才宣布停止科举考试使用八股,但此后,在教育领域,八股文“死后还魂”,写作用固定格式,着力模仿,扼杀创意,八股文现象不绝如缕。1939年,对于当时的教育现状,丰子恺就曾在日记中痛陈道:“过去之教育,不合天理人情之处甚多。就艺术教育而言,过去之绘画音乐教育,生吞活剥,刻画模仿,游离人生。教育者徒以死工作相授受,而不知反本。此直可称之为‘画八股’、‘乐八股’。今后非痛改不可。”

丰子恺提出,要驱除过去的弊端,“必使一切事业本乎天理,合乎人情”,“凡本天理,未有不合人情者;凡合人情亦未有不成功者。”

最后的科举考试仍可取

八股文桎梏身心,新式学校日渐发展,开民智、求人才,成为共识。时代洪流滚滚向前,1904年的科举考试,成为了绝响。如今,在教育界的人士看来,这一场考试却颇有可取之处。

这次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史论,考题有“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分析国家不振的情况下要不要“下猛药”等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有三道题,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多是科举考试的“常规动作”。

亮点在第二场考试,考学生对各国政治的了解与思考,第一题探讨教育本身:“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其后各题探讨日本、欧美国家的时政。

“这样的题目关心世界,视野开阔,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在北京十一学校探访时,语文老师黄娟说。这所学校以面向个体的教育改革著称。

陈寅恪出对联题

八股既废,新的考试“接档”。民国时期,虽然有一段时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但是,各大学招生完全自主,作文考试也由各个院校自己命题。1929年,北京大学的国文考试只有一道作文题,分为甲部、乙部,前者是:“清季曾、李诸人(指曾国藩、李鸿章)提倡西学,设江南制造局、翻译科学书籍甚伙,其中不乏精深之作,何以对于当时社会影响甚微?试言其故。”乙部试题是:“清儒治学方法,较诸前代,有何异同?试略言之。”学生可以依此各抒己见,并无限制。

1930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时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者选一。臧克家把这两道题都做了,其中“生活杂感”一题,他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那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三句话打动了闻一多,给了他九十八分的高分。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得了零分,仍然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

学者陈寅恪也出过考试题。1932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在一场国文考试中,出了一道对对联的题目,上联是“孙行者”,要学生对出下联。结果,只有三个学生对上,其中一人对以当时的北大教授“胡适之”,另一人对以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都对得十分巧妙。

1946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招生,题目只有两道,除了一道成语解释题,便是作文题“学校与社会”。因为没有什么要求和限制,学生积极发挥,佳作频出,北京、天津的报纸副刊争相摘录、刊登。

对于这样的作文考试,一位评论者感叹道:“与这些简洁、精炼的试题相比,我们今天的考试还能让孩子领略到学习的快乐吗?与如今那些动辄长达十余页、似是而非的高考题目比照,究竟哪一种更接近我们教育的初衷呢?”

文章标签: # 对联 # 上联 #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