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高考金属_高考考合金吗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化学高考那些工艺流程题怎么做?有什么要点?2.「高考化学计算题」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氧化物为Fe2O3、CuO)共5.76g,加足量的稀3.2020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我想是不是应该这么理解呢Sn与Cu形成原电池,因Sn比Cu金属活泼性强,所以 Sn作负极,Cu作正极,Sn对Cu起到保护作用。你给出的电极方程式,只能说明Cu2(OH)3Cl加速了铜的腐蚀,和Sn没有关系,那么你下的

1.化学高考那些工艺流程题怎么做?有什么要点?

2.「高考化学计算题」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氧化物为Fe2O3、CuO)共5.76g,加足量的稀

3.2020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金属_高考考合金吗

我想是不是应该这么理解呢

Sn与Cu形成原电池,因Sn比Cu金属活泼性强,所以 Sn作负极,Cu作正极,Sn对Cu起到保护作用。你给出的电极方程式,只能说明Cu2(OH)3Cl加速了铜的腐蚀,和Sn没有关系,那么你下的结论是不是有点仓促呢?至于这2个方程式,谁优先发生,应该去查一下,在大学的无机化学中会有详细的描述。。。

化学高考那些工艺流程题怎么做?有什么要点?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由组织高考的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或者省级教育厅)或者其专门委托的教育考试院(省级教育考试院)制定。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 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 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 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 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 、综 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 :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 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 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

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 》 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 1"、 "化学 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 科特点,

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 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 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 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 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 IA 和 VII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 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 Na、Al、Fe、Cu 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C、N、O、Si、S、Cl 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 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 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 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 1.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 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 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学与技术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 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 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 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 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有机化学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高考化学计算题」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氧化物为Fe2O3、CuO)共5.76g,加足量的稀

新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剖析

安徽省桐城中学

引言: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试题,体现了化学的真实性。这一题型是我省高考近两年来的新题型,对于我省考生来说试题陌生度高→能力要求也大→试题文字量大→学生会产生畏惧感→得分不理想。为了尽快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现将这一题型剖析如下:

第一部分 2011年安徽省《考试说明》(化学部分)相关解析

这种题型涵盖了我省考试说明中的多处要求,现统计如下: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2.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

(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 科学的重要标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能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理(新增)。

第二部分 新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分类例析

工艺流程图题型依据实验目的主要分为两类:

A、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

B、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近两年各地高考工艺流程图题统计

2009年 安徽27T,12’ 北京26T,15’ 福建24T,13’ 广东22T,12’ 江苏15T,10’

山东

30T, 15’ 上海27T,12’ 天津09T,18’ 海南20T,20’ 宁夏

37T,15’

2010年 安徽

27T, 14’ 北京26T,14’ 福建24T,14’ 广东32T,16’ 江苏16T,10’

山东

30T, 16’ 上海27T,12’ 天津09T,18’ 海南20T,20’ 四川

29T16’

例1(2010安徽27T,14分)(略)

例2(2010福建24T,14分)(略)

例3(2010四川29T,16分)(略)

例4(2011安庆二模,27T,13分)(略)

分析:

(一)、流程图的一般模式:

(二)、常见考点

a、混合物的除杂(酸化、沉淀、氧化等);

b、常见离子的检验( Fe3+ 、Fe2+ 、 Cl- 、CO32- 、 SO42-等);

c、溶液中获得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

d、溶液pH的调节(pH测定);

e、物料循环(绿色化学);

f、定量计算或分析(转化率、产量、纯度等)。

注意:结晶时

(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①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 NO3): 蒸发、结晶;

②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第三部分 2011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复习策略探析…

1、试题特点

(1)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体现化学时代特色”,以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科学、生活,

关注化学学科最新发展,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减少虚拟、贴近真实,强调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思路探索

a、弄清实验目的 b、了解每步流程 c、分析反应条件 d、着手解答试题

3、关键词积累

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 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金属氧化物(膜)、调节PH抑制水解;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金属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

4、复习建议

a、务实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应用和方法的指导;

回归基础抓教材 、抓题型 、抓弱点

b、抓主干、巧整合,培养学生统摄化学知识的能力;

归纳、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c、加强规范化训练和解题过程性教学。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d、关注传统化学工艺

例如:工业制粗硅;制漂白粉;合成氨工业;工业制硫酸;工业制硝酸;

氯碱工业;工业制纯碱 ; 电解精炼铜以及从海带提取碘等。

结束语:总之,化学工艺流程图题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以真实的工业流程为载体来进行综合考查,取代了传统的无机框图题。解答流程图题时要勤于思考,养成多问自己“什么”的习惯,如: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知己知彼),杂质或副产物用什么方法除去,等等。我相信,只有掌握了这一题型的一般特点和解题策略,在高考中即使遇到情境陌生的流程图题,也能够驾驭自如,迎刃而解。

2020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滤渣3.2g是Cu,滤液A(不含铜离子),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Fe3+

4Fe(OH)2 + O2 =灼烧= 2Fe2O3 + 4H2O,所以最后灼烧得到固体3.2g为Fe2O3

那么Fe2O3中Fe元素的质量为3.2×112/160=2.24g

Fe ~ 2H+,nH+=2nFe=2×2.24/56=0.08mol

H+中一部分和合金中的O结合生成H2O,合金中O物质的量=(5.76-3.2-2.24)/16=0.02mol,

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0.02×2=0.04mol

剩下的H+产生H2,nH2= 0.5×(0.08-0.04)=0.02mol,VH2=0.02×22.4×10^3=448ml

望采纳o,亲!!!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

 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

 (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

 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N2+2CO2

 4、CO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碳吸附池除味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

 (1)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乳制品Mg:蔬菜和动物内脏P:鱼类F:茶叶Fe:紫菜Cu:葡萄干硒:肉类

 1.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葡萄糖

 二、油脂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非处方药(0TC)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塑料

 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纤维

 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橡胶

 1、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复合材料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

 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文章标签: # 了解 # 化学 #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