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高考数学理科_高考数学1理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1.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21题,p1不是等于0吗2.2010高考理科数学全国1卷 22题第二问的答案看不懂3.2010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理科第十九题23年新高考一卷数学挺难的,部分应用题比较难。新高考数学考试一卷通常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总分为150分。1、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主要考查对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析几何、导数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21题,p1不是等于0吗

2.2010高考理科数学全国1卷 22题第二问的答案看不懂

3.2010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理科第十九题

高考数学理科_高考数学1理

23年新高考一卷数学挺难的,部分应用题比较难。新高考数学考试一卷通常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总分为150分。

1、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主要考查对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析几何、导数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非选择题部分:共10道大题,共60分。主要考查应用题和证明题,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中,应用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的求前n项和、通项公式、递推公式以及求最小值、最大值等相关问题;

(2)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计算、期望值、方差、分布函数、假设检验等内容;

(3)三角函数:包括三角函数的性质、反三角函数、三角方程等相关问题;

(4)函数:包括函数的极限、连续、可导等概念及其在应用中的具体运用;

(5)平面向量:包括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投影等相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新高考数学试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因此,考生除了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平时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21题,p1不是等于0吗

(21)(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K(-1,0)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求△BDK的内切圆M,的方程

2010高考理科数学全国1卷 22题第二问的答案看不懂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p1=3/65535

然后我觉得你可能没有看懂pi的含义,仔细看,是“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而不是“甲药的最终得分为i”,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累计得分不一定是最终得分,而最终得分一定是累计得分。

(接下来可能和你的问题有点不相符合,如果有时间就慢慢看吧,或者直接跳到倒数第三段,但是这样可能会有点看不懂)

累计得分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实验做到这个时候的得分,或者可以理解为实验当前得分。比如我们初始得分为4对吧,然后我们做两次实验假设都-1,那么我们现在累计得分就为2,这时候p2表示我们把实验做完后认为甲药更有效的概率(这里表述稍微有点问题,p2是不会随我们实验情况改变的)

而当累计得分为0时,一定会满足乙药治愈的白鼠比甲药多4只,试验停止,认为乙药更有效,所以p0=0,p8也是同理。其实最终得分只有0或8两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求出了p4的值,就可以不用做实验预估出实验失败的概率(因为题目中甲药治愈率低,所以认为甲药更有效就是错误结论),这就是这道题目最后一问的目的。

所以p1也不等于0,因为就算现在甲药得分为1,甲药也有可能被认为更有效(比如接下来7次实验甲药都+1分),但这种概率是奇低的。

而如果当前得分为i,下一次试验的三种结果:-1,0,1 的概率分别对应题目中的a,b,c。如果得-1分,那么接下来累计得分就为pi-1,pi 的概率自然要受到 pi-1 的影响,所以pi要加上a pi-1(下一次为i-1的概率×如果累计得分为i-1认为甲药有效的概率)。同理要加上b pi和c pi+1,这就是题目中pi = a pi-1 + b pi + c pi+1的由来。

所以其实题目中“p0=0,p8=1,pi = a pi-1 + b pi + c pi + 1”都是可以求,不用给出的,不过如果这样做出卷老师可能性命不保 ̄  ̄)

2010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理科第十九题

为了方便阅读,我把我的解答做成了,请

我没有把题目全部解答完,大量工作还要由你自己来完成

一定要多动笔,多思考

P.S.

图中的方法是我在高中时的原创,确保正确,但是你要自己弄清它的适用范围

!是解答题的3吗?!!有的显示不出出来,可以发邮箱给我,我把word发给你!

3、(12分) 解法一:(1)连结BD,取DC的中点G,连结BG,

由此知DG=GC=BG=1,即△DBC为直角三角形,故BC⊥BD.

又SD⊥平面ABCD,故BC⊥SD,

所以BC⊥平面BDS,BC⊥DE.

作BK⊥EC,K为垂足.因平面EDC⊥平面SBC,故BK⊥平面EDC,BK⊥DE.DE与平面SB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K、BC都垂直,

DE⊥平面SBC,DE⊥EC,DE⊥SB.

SB= = ,

DE= = ,

EB= = ,SE=SB-EB= ,

所以SE=2EB.

(2)由SA= = ,AB=1,SE=2EB,AB⊥SA,知AE= =1,又AD=1,

故△ADE为等腰三角形.

取ED中点F,连结AF,则AF⊥DE,AF= = .

连结FG,则FG∥EC,FG⊥DE.

所以∠AFG是二面角A—DE—C的平面角.

连结AG,AG= ,FG= = ,

cos∠AFG= =- .

所以二面角A-DE-C的大小为120°.

解法二:以D为坐标原点,射线DA为x轴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yz.

设A(1,0,0),则B(1,1,0),C(0,2,0),S(0,0,2).

(1) =(0,2,-2),

=(-1,1,0).

设平面SBC的法向量为

n=(a,b,c),

由n⊥ ,n⊥ 得n? =0,n? =0.

故2b-2c=0,-a+b=0.

令a=1,则b=1,c=1,n=(1,1,1).

又设 =λ (λ>0),

则E( , , ).

=( , ,), =(0,2,0).

设平面CDE的法向量m=(x,y,z),

由m⊥ ,m⊥ ,得

m? =0,m? =0.

故 + + =0,2y=0.

令x=2,则m=(2,0,-λ).

由平面DEC⊥平面SBC得m⊥n,m?n=0,2-λ=0,λ=2.

故SE=2EB.

(2)由(1)知E( , , ),取DE中点F,则F( , , ), =( ,- ,- ),

故 ? =0,由此得FA⊥DE.

又 =(- , ,- ),故 ? =0,由此得EC⊥DE,

向量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ADEC的平面角.

于是cos〈 , 〉= =- ,

所以二面角A-DE-C的大小为120°

文章标签: # pi # DE #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