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历史近代史,高考历史近代史占比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近代史历次救亡图存运动有哪些2.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3.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4.高考历史中, 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史、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分别占多少分啊?5.高考历史中涉及到哪些历史学史观6.古代史世界史近代史,哪个重要普通高考历史类指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的历史科目,是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历史思想的理解能力的一门综合性科目。历史类中主要包括中国古

1.中国近代史历次救亡图存运动有哪些

2.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3.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

4.高考历史中, 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史、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分别占多少分啊?

5.高考历史中涉及到哪些历史学史观

6.古代史世界史近代史,哪个重要

高考历史近代史,高考历史近代史占比

普通高考历史类指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的历史科目,是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历史思想的理解能力的一门综合性科目。历史类中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内容,考生需掌握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史,了解历史、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历史类是高考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能力测试的一个方面,除了对考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要求外,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和综合素质。历史科目中的论述题或者是综合题常常要求考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强调的是对历史的理解与归纳,常常是富有启发性和思辨性的。

历史类的考核形式主要包括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其中口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口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考生需要自备历史学科方面的读书笔记和学习笔记,充分阐述自己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普及学科不仅仅是考试这一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历史,认识现实,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中国近代史历次救亡图存运动有哪些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

(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

(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

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发达原因:

1、政治上长期统一局面

2、经济上,农耕经济繁荣

(二)落后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缺乏社会和生产需求的动力

2、政治上,君主****的束缚,阻碍科技进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限制对外交流,阻碍进步

5、文化传统上,“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4明看出理论不足)

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中:重视经验。西:重视实验

2、中:重视综合,西:重视分析

3、中:重视实用,西:重视理论

4、中:重视服务于农业,西:重视服务于工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1、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必修一专题二)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一专题三)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一专题四

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一专题五)

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二专题二)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二专题三)

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专题四)

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专题三)

九、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三专题四

十、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必修三专题五)

十一、人物志(孙中山、、、李四光(选修四单元四、五、六)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1840年,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和五四运动

6、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

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

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

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

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

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

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

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时期“)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3年。太平军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包括女兵十余万人)。

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

有人估计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约两千万人丧生。估计1850年的中国人口大约有4.1亿人,经过太平天国、捻军及境内的穆斯林等起事祸乱后,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约3.5亿人,“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战争后,清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在抵制商品输出、促进思想解放、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

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立宪派: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改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清末新政多为清廷在辛丑和约后,因为反清情绪高涨及革命党开始座大,为了收揽人心的缘故,而推行的敷愆政策。各省咨议局中的精英,连同回国的留学生,及新军是后来辛亥革命的主要响应者。中国的警察制度是从清末开始发展,民国早年的官僚及国会议员多是清朝已经是各省咨议局中的成员,单靠革命党单薄之力并不能创见民国早年已略具之政党政治规模。立宪运动虽然是清廷的缓兵之计,却普及了民权观念,推动了民间的自省精神。

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国共合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场发生在宣统辛亥年(1911年),是一场推翻了清朝君主政体,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这场革命最终颠覆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年法中,1911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民国二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又称为“讨袁之役”。

由宋教仁遇刺引发兵戎相见的二次革命,是民国史上一个不幸的开端。不少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的举措(如将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以法治国等等)于事后都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与,引致兵祸连连。袁世凯在中的责任是不容旁贷,事后的历史亦证明了他的野心。

护国运动

护国战争(又称护国战役、护国运动、反帝制战争;民国四年—五年,即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护国战争标志着民国成立以后,南北分裂的开始。袁世凯本来是拥有中华民国法统的大总统,但是因为其称帝野心,引致众叛亲离。南方各省军人以军事实力反抗,但中央已无力制服。袁世凯死后,北洋再无足以号令全国的强人政治人物。之后原北洋系军阀互相开战,分裂局面持续到十多年后,经历多场内战,到最后蒋中正在抗战前巩固其权力,才大致得以改变。

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1917年—1922年)指由孙文领导,反对北洋,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的行动。在中国国民党历史中,亦称为“三次革命”。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专政的虚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由对全国产生重大变化影响的情况来看,护法运动有相当实际显注的效果。也替国民革命军日后北伐统一中国开启了成功之路。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民国时期自1926年至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旗下。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宣布北伐;完成于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名义上归顺国民。

国民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中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五卅运动爆发后,随着中国国民党北伐运动的推进以及成功,中国反帝国主义爱国民族运动空前高涨,但是北伐长期造成的国力日渐衰弱和自己中国人自相残杀的后果,是日本三年后却发动了九一八和八年抗战的诱因

无产阶级: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

国共内战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土地革命战争),国军在第五次对南方根据地战役中得胜,红军长征至陕西延安。由于、日军侵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双方停战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二次国共内战()随即爆发。结果取得中国大陆和多数沿海岛屿,于1949年10月1日 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

历史是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里面很多学生都希望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次我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高考历史大题必背模板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 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 文化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 经验 教训(春秋、战国)

1春秋:管仲改革 鲁国“初税亩”

2战国: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三)秦国需要改革并具备条件(具体背景)改革可能性

(1)内部有利条件:

1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

2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

3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

(2)外部机遇

1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

2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

(3)直接原因:秦孝公发奋图强、任用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上 措施 最直接打击贵族特权)

3、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2)普遍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5、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四、评价商鞅变法(性质、积极影响、局限性)

1、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与压迫

(3)改革不完全彻底

<<<

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第一点:死记硬背。目前距离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啦,要想在段时间内提高历史成绩,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历史的知识点都是比较固定的,如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意义等这些都是无法篡改的。

第二点: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历史不是死的,是人类活动轨迹的记录,因此我们要将历史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找到异同点,找到之间的联系等,然后通过自己理解、消化,最后用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第三点:多做测试题。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多做习题都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历史这种靠死记硬背知识点比较多的门科,通过做习题可以巩固自己知道的知识,也可以更好的查漏,以便更好的进行补缺。

<<<

高考历史大题必背模板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 教育 +……

如: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

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

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

②阶级矛盾。

3、思想:

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

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

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____、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

(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 方法 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 种植 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

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是指导致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含义与区别

特点与特征: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再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性质、实质: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

分析一个历史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

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

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也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

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不过,性质偏重于军事侵略,实质偏重于帝国主义。

3经过;内容含义与区别

经过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4效果、结果、后果、意义、影响、作用、教训、启示含义及区别

效果、结果、后果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结果: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后果: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

例如,简述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在这一道题中就不能用后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后果怎样?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好。

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

作用、影响、意义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总结

★ 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复习必备重要知识点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考历史中, 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史、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分别占多少分啊?

用一个大圆圈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末多的空缺,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因而可知,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1

第10课 战争

一、战争(1840-1842)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

2、经过:1840-1842

3、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a割香港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b.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d.协定关税

(ps:b、d反映了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经济关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社会矛盾:由单一的阶级矛盾向和阶级矛盾转变;

d.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e.思想 文化 :由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转变为开始向西方学习。)

5.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军备废弛

二、第二次战争(1856-1858-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

1.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

2.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①十口通商;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ps:各条约详细内容看课本+美俄趁火打劫)

3、影响:

①清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要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2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运动过程(1851-1864)

1.开始标志:1851金田起义。

2.初建: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结束:1864年天京陷落。

Ps: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核心内容: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评价:

①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③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1.目的: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设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未能实行。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3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牙山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连被占)→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

3.结果: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欧美列强默认或支持的态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 口号 :扶清灭洋)

2.结果:清廷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清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4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

5.军事基础:各地开展武装起义(其中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Ps: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二、经过:

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1912年 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制内阁。)

三、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1912年2月12号,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成功!):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局限性(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势力强大)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5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的诞生

中国***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失败的标志:汪精卫七一五)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6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08.01)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道路)

2.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成立,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胜利结束: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7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是全面抗战路线。

4.日军的滔天罪行:,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8

第17课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阶段:

1.1945年《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签订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争阶段: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Ps:中国***取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号,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胜利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 经验 :

①的正确领导(核心); ②,(灵魂);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向); ④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基础) ⑤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⑥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一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中涉及到哪些历史学史观

朋友你好!

最新的高考文科历史大纲里面规定:历史学科中,中国古代史占25%左右,主要出现在选择和简答题上,中国近代史占35%左右,主要出现在选择和材料分析题上,整个世界史有30%的分值比例,主要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上。还有10%一般是现代历史与现代政治联系在一起出现考题,选择题也会涉及一道或者两道题

希望能够帮助你!

古代史世界史近代史,哪个重要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3.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4.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5.社会生活史观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我个人认为,学习近代史,古代史都非常重要,因为古代史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明白许多道理,近代史可以让我们知道近代发生的事情,知道该怎样做人做事,和伟大的祖国保持同步。学生时代的历史课程是以近代史为主的,其次是世界史,再次就是中国古代史,高考时近代史占比是比较大的。

文章标签: # 历史 # 中国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