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_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等解题技巧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竹韵格律学堂文言文断句六法2.文言文断句涉及“而”相关3.文言文断句有哪些技巧4.文言断句搞不好,可能还是需要这点知识5.文言文对称推断法例子6.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有哪些7.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8.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么断句1.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如下: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

1.竹韵格律学堂文言文断句六法

2.文言文断句涉及“而”相关

3.文言文断句有哪些技巧

4.文言断句搞不好,可能还是需要这点知识

5.文言文对称推断法例子

6.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有哪些

7.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

8.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么断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_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等解题技巧

1.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如下: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这样,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

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例(2004?北京)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答案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二、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注释 (1)刻削:雕刻。道:指道理,规律。

2)举事:做任何事情。然:这样。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2005年。

2. 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 文言文怎么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4. 古文怎样断句

可分四步进行: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

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 “香炉峰”、“遗爱寺”、“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

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3、借助“特征”,巧妙断句“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

或逗(,)酌情看。4、注意句式,辅助断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

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扩展资料:

文言文的特点:1、语法特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及词序两方面。

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2、词汇特点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条列,才能完整表达。不过,有个特点可以概括性地观察: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简洁。

百度百科-断句 (文言文断句四步法)。

5.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么断句

你好

文言文断句技巧. 六面:

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握句内部自停顿;

2、掌握文言文词语特点(例现代汉语些双音节词文言文两单音节词需要读)读单词;

3、借助语知识析句结构读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宾短语宾间应稍停顿

c、介宾置其前应稍停顿

d、宾语前置其于主语间应稍停顿

e、转折连词前稍停顿

f、承接指示代词要停顿

g、根据语气助词确定停顿节奏;

4、些表示议论、推断、反问语气句前面夫、盖、其等词些词应稍加停顿;

5、偏短语介宾短语般停顿否则影响文章意;

6、特殊说明

a、解古代号、号、官职、名及名免停顿错误

b、停顿应体现省略部

c、表示间位词应该稍作停顿

需要注意:

1、具体划节奏停顿要太琐碎;

2、能搬硬套要结合语境反复研读充确理解句意基础才能找确停顿位置

6. 求几篇古文的全文断句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竹韵格律学堂文言文断句六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是容易丢分的,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先学会怎么断句,下面详细介绍了文言文的学习要领。

 通读文段明大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想断句,先要把有关的文段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段乃至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若为记叙文。则先理出其记叙的要素;若为说明文,则先看出其对象和层次;若为议论文,则先读出其论点和论据。在领会文段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断句。

 例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要给这个句子断句,不理解句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要理解句意,先要理解文意。这个文段是说,“今之事君者”一味地追求开辟疆土、充实府库、结交外国、打仗必胜,而不向往王道、追求仁政,孟子认为这与民贼无异,是辅佐夏桀的做法。按照现在的治国之策,不改变当今的习惯,即使把天下给他。也不能稳坐王位一天。按照这种理解,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实词、句法多联系

 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形容词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讲,动词的前后都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作谓语例外。文言语段中常出现一些对话或引文。古人常用“日”“云”“言”等几个字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发现了这几个字,后面即可断开。

 例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部分用“/”断句。

 乡人管彦少南方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而未知名”即还没有出名。意思完整,应当断开;“裒独以为必当自达”中,“裒”即王裒,“必当自达”是“以为”的宾语,也应停顿;“拔而友之”承前省略了“裒”,“拔”即提拔,“友”属于意动用法,代词“之”是“拔而友”的宾语,意思是提拔他并和他做朋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复句,两家的孩子刚刚出生,就互许婚姻,所以“生”“便”之间要断开。正确答案为: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借助虚词定首位

 断句除了以语意表达为依据外,还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如虚词。有些虚词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夫、若夫、至若、且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用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也、者、乎、矣、尔、欤、焉、哉、邪、而已”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例3用“/”给下面文言材料断句。

 史官日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日”提示下文的引用。要停顿。两个“矣”及“乎”“哉”都是句末语气词,“矣”表达感叹,分别译为“啊”“了”,“乎”表示疑问语气,“哉”表示反问语气。把这几处断开之后,再结合语境、文意,解题就容易多了。正确答案为: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句式、活用要明确

 断句时还要考虑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有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4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有的'句子中有实词的活用现象。这些不仅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更是断句中的易错点。

 例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志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这三个句子都是判断句,主语和宾语之间要断开。再如“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的“亡”是使动用法,“使……灭亡”,原文的意思是说如果秦灭掉了赵国,将来祸患就会降临到齐楚的头上,所以“亡赵”之间不能断开。另外,这个语段中频频出现的“也”“矣”都是句尾语气词,“夫”“且”都是发语词,“唇亡则齿寒”的“则”、“不务为此而爱粟”的“而”都是句中连词。根据文意,结合词法、句法知识,不难正确断句: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文史知识不忽视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例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问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在这个选段中,“匡庐(即庐山)”“香炉”“遗爱寺”“太原”“峰腋寺”都是地名,“草堂”是常用的名词,“元和十一年”是年号,“白乐天”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益处的。

 正确答案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文言文断句涉及“而”相关

主讲/ 荒岛

早期的文言文一般是不断句的,读书时要全靠自己断句。

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号作为句终的标志。这就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

如果能做到断句没有错误,也就证明对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礼记·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这是说,小孩读书一年以后,要考察“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

由此看来,我们要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

具体点说,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

1、借助虚词断句法。

古人遣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或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标点的作用。留心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也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参考。例如常见的句首虚词有:夫、盖、其、唯、盍、凡、窃、敬、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有: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常见的句末语助词有:者、也、矣、乎、哉、焉、耶、耳(尔)、欤(与)、兮、而已等,后面可断句;另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以、于、为、则、而”等虚词,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我们还可凭借虚词的作用,来判断句子的标点。

如“乎”“欤”一般表示感叹,兼有叹号的作用;“……者……也”句,“者”表停顿,用逗号;“也”表判断语气,用句号。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2、借助对话,引文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曰”“云”“言”等,是表示人物的对话和引文的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全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分别是谁,明辨句读。

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3、参考句式断句法。

熟练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判断句式(“……者……也”)、被动句式(“见”“……见……于”“为……所”)、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介词结构后置句(如“急于星火”)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另外,对“有所”“无所”“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注意不要把它们拆散,也可减少断句的失误。

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固定格式:“不亦……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动句)

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倒装句)

4、借助修辞技巧断句法。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数行文整齐(四六句多),音律和谐,对仗、对偶(称)、排比、顶真、重叠、反复等修辞格比比皆是。注意到这些修辞技巧,会给我们的断句带来诸多便利。

例如:

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注意其中“顶真”的修辞手法。)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注意其中“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③“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排比;“内”“外”是对照,这些都是断句的主要依据。)

5、依据文体特点断句法。

文言文的骈体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断句时,在韵脚处断开,然后依对仗、字数等特点逐句断开;韵文有严格的字数、句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格律要求,可按其格律断开。叙事性文章可先将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先整体断开,然后再依据其意把握特点,斟酌断句。议论文应找到论点、论据,先划分开,再按其语言句式加以揣摩断句。

6、巧用句子成分关系断句法。

在文言文中,动宾结构、介词结构、兼语结构、定语、状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能用标点断开。连动式谓语之间如果没有“而”字连接,中间一般应加逗号,如果有“而”字连接,中间就不能用逗号隔开。总之,文言文句子各种成分之间关系较密切,一般不宜断开,只有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中间才用逗号。

02《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 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文言虚词大多数“身兼数职”,一词多用,这就给我们如何准确理解词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常见的文言虚词只有十几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的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平时多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一、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如:

例①“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湖口”一句里有两个“之”:前一个“之”用作“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解释为“的”;后一个“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应是代词。

例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

例③“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更要仔细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的意思;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的意思;而在“适大病,不能行”中,作副词,“恰好”的意思。

二、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

仅以“也”为例: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

例②“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

例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

例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

例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

例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

例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且”都有表并列、承接、转折、假设等意义,若判断为并列关系,可用“又”替代(有时可3不译),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若判断为假设关系,则可用“如果”“假如”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通畅,说明判断正确,反之,则说明判断有误。

以“而”为例: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并列关系)。

例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承接关系)。

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关系)。

例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假设关系)。

当然,虚词“而”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就是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

以“之”为例:

例①“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后)。

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第三人称代词(他)。

例③“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

例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

例⑥“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

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有:

判断句(“……者,……也”)、

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

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等)、

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

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

“不亦……乎”(“不也是……吗”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无以……”(“没有用来……的”例②“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为什么”例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如……何?”,“若……何?”,“奈……何?”

(“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例④“如太行、王屋何?”)。

“所以……”(“用来……”例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所以、因此……”例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得无(毋)……乎(耶)”(“恐怕……吧”“莫非……吧”例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何……之有”(“有什么……”例⑧“孔子云:‘何陋之有?'”)。

“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的宾语”,例⑨“惟利是图”“惟才是举”)。

“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攻克文言虚词这块堡垒,光靠几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靠同学们平时多记多练多积累。

03《解决学生在高考文言翻译中胡乱意译的问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是让考生翻译两个文言语段,一般都不长,但选择的都是难点比较集中的语句,以便合理分配阅卷的分数,考查考生的文言阅读翻译能力。每段分值5分。每年考生总是在这个题上失分严重。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考生不是按要求直译而是按自己的猜想意译。很多考生只能答个基本意义,且,句意不通顺的很多。就是意思对,也只能得一个基本分2分。而在考前的复习中已经有明确要求,即要“直译”且做到“信、达、雅”三字要求。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意译的?我认为直接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得分点上的某个或某些词语、句式等,只能胡乱猜想其大意,而猜想的这个意义又不能和其他的自己可以理解的字词协调理解,只能改变能够理解的字词意义,以便适应不理解的词的猜想的意思,而导致整个句子意译。如“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恩厚,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一句,由于不理解“让”字,把“亨信让之曰”译为“亨信对他们诚恳的说”由于不理解“让”字为“责备”意,连句式都改变了。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考生意译的错误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广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学生文言基础差,导致语境感也差,从而理解错误解答错误,一句话中有两个以上实词不理解,这句话可能就没有办法理解了,更不可能有正确的语境感;一个文言虚词不理解,就可能把意思译错;一个文言句式看不出来就可能把句子的基本结构译错,所以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等文言知识是解决学生笼统意译的最基本的条件。《大纲》所要求积累的120个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多种文言特殊句式应该不打折扣的完成。中、差生在这个方面做的严重不够自然问题就多。

2、重视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

对于中、差生来说,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也欠缺,由于对文言中的官名、地名、人名和习惯性文化字词等积累不够,文中出现后必然不知其为何事何物,自然以自己的浅见予以猜测,也可能导致意译。例如“朝臣丁父忧者假满赴职”中的“忧”字,特指父母的丧事。中国古代四五千年,文化常识极为丰富,每朝每代也多有不同,学生平日不重视积累,考试遇到时必胡乱的翻译。当然首要重视课本上的积累,同时也要在平日的考试及复习中对大量的史传类文体中的文化常识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化熟悉必然会降低理解翻译的难度,提升翻译的正确率。

3、学会依据语境和语法推断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是解决意译问题的关键一步。

文言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总有我们积累不到的地方,且命题者也绝不会出你一定能解答的知识。因而总有你解答不了的字词句知识。

鉴于此,必须训练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的推断能力。这样才能取得一把钥匙开百把琐的效果。所以这里的工作要做深做透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文言字词句的推断主要依据是语境和语法。语境是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主要靠前面的积累解决问题,积累解决的越扎实,越便于对文言语境的把握。语法,即是汉语的语言规律,扎实的掌握有利于结合语境推断语意及用法。例如“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一句中,“次”怎么解释呢?从语法看,“次”担任谓语,前有主语,后有补语,又在“出”之后,必然要译为动词;再从语境看,前面针对“父母诸弟”而言,后面是“外”,即“外面”,两方面结合起来,只能把“次”译为“住宿”“驻扎”等。古代、现代汉语之间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学生要有扎实的现代汉语词语、短语和句法知识也重要。

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扎实掌握每一现象的推断要领,比如一词多意,通假,偏意,活用等主要借助语境和语法。特别是活用词意的理解更是离不开语境、语法知识。例如“尝与诸兄过邑人陈准兄弟,诸兄友之,皆拜其父母,衮独步拜”中的“友”字,由名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之”这个宾语以及语境,可以推断为“以……为友”至于文言句式,抓住标志是识别句式的关键。

2、训练应从课本知识的积累式推断到陌生的文言语境中的字词句推断,即按照循序渐近的原则,由熟到生,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的训练。

3、坚持饱和训练,特别是在陌生语境下的训练。如果仅仅是黑板演示或少量介绍方法性训练,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般到这种情况下,反复演练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力。同时要将这种专项训练渗透到日常的文言阅读中去,让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运用的实践活动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容易意译,大多数情况是能力训练不够饱和,即训练不到位造成的。

4、考场翻译,不要急于做题,而要做到对一句话逐字理解,对不理解的予以推断理解,对某些词语可以做多方面理解,即给词语多组几个现代汉语词,选出符合语境的一个词。

例如“故议者方晋二陆”中的“方”,可以找出相关的词语有“比方”“比做”“方正”“正在”“正派”等词语,结合语境选出“比做”意。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字词,本句语境难于理解,应将所译句子从文中找出。结合句前句后的语境,扩大范围予以理解。

当理解疏通无误后,按现代汉语的习惯直译性的整合下来。并将省略的补出,做到“信”“达”“雅”,记住要做到“信”也就是不能改变原文意义,要忠实于原文。添字或漏字都有可能改变原文意义。

5、反观文言翻译的规范性潜要求,看是否合乎答题要求。

翻译标准是“信”“达”“雅”,译完后要自读一便,力求句意正确,意思明白通畅,文采妥当,更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和语法规范。不能出现句子不通顺,意义费解,语法错误等现象。特别要关照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字词,因为它最有可能是得分点。如有不妥,要及时修改,做到万无一失。

以上是从本人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不妥的地方,欢迎语文界同仁指导。

今天课就讲到这,如果大家觉得对学习古诗词赋有帮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2017-08-17? 舞蝶整理

文言文断句有哪些技巧

〈名〉

颊毛,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而部》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周礼·考工记·梓人》

〈代〉

(1) 你(们);你(们)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而翁-----你的父亲

(2)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个人。

〈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可不译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相当于“地”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9) 表示反问,语气强烈,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或“吧”。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论语·子罕》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5) 结构助词,用于介宾结构修饰的状语之后。

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的”式定语从句结构中,介词“因”构成的状语表示动词“应收取”“应收”的原因,“而”在其中辅助状语对动词的修饰。)

〈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通“能”

①能够。

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才能。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文言断句搞不好,可能还是需要这点知识

文言文断句技巧. 有以下六个大方面:

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2、掌握文言文的词语特点(例如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节词,需要分开读),读对单词;

3、借助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以读对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动宾短语中,动宾间应稍停顿,

c、介宾后置时,其前应稍停顿,

d、宾语前置时,其后于主语间应稍停顿,

e、转折连词前稍停顿,

f、承接指示代词后要停顿,

g、根据语气助词确定停顿节奏;

4、一些表示议论、推断、反问语气的句子中,如果前面有“夫”、“盖”、“其”等词时,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5、偏正短语和介宾短语一般不停顿,否则会影响文章大意;

6、特殊说明,

a、了解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地名以及人名,以免停顿错误,

b、停顿应体现出省略部分,

c、表示时间和方位的词之后也应该稍作停顿。

需要注意的是:

1、在具体划分节奏停顿时,不要太琐碎;

2、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语境,反复研读,在充分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正确的停顿位置。

文言文对称推断法例子

断句规律指导: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很大的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四、巩固练习: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断句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第五》,1983年高考语文文言标点题))

2.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刘向新序·节士第七》)

参考答案: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林宜网提供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有哪些

1.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例子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 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 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 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 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 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 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 、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 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 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一、词性分析法许多虚词兼有几种词性,在不同的句中具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其意义、用法也往往不同.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①中的“则”是副词,在句中表示断判、确认,可译为“就是”.②中的“则”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二、语境推断法1.依据相关文句的含意辨析虚词.“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晋襄公放走秦囚后,遭到原轸怒斥,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秦国三位将军却已经上船离开了.可见,此处“则”是连词,连接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译为“已经”“倒已经”.2.依据在句中的位置辨析虚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字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对宾语的复指,是个代词,译为“这”.三、比较推断法1.比较意义虚实,推断虚词意义与用法.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①“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②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拿”.2.比较用法异同,推断意义与用法.同一个虚词,具有不同的用法,这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②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魏公子列传》)①中的“故”是连词,表因果关系,②中的“故”是副词,有“特意”“故意”的意思.3.比较语法关系,推断意义与用法.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同,两个“于”字用法意义当然也该相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并不一样.“祸患”与“积”是主动关系,而“智勇”与“困”是被动关系,所以两个“于”字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意思是“从”,而后一个意思是“被”.四、句中求意法1.将虚词义项代入句中,确认正确义项.识记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中去,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辨析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有把握的句子中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反之,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这种方法对解答高考虚词题尤其重要,因为高考题一般都要给出一个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子,只要我们对这个句子中虚词的理解是正确的,就很有希望答对这个题目.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这两句,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庖丁替文惠君宰牛”,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五、标志确认法(1)特殊文言句式中的虚词.如表示判断的“者”“也”“乃”等,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等.(2)固定句式中的虚词.如“无乃……乎”“何……为”等等.(3)部分兼词.如“诸”(之于、之乎)“焉”(于此)“盍”(何不)“叵”(不可)等.。

3.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例子和翻译.

文言文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例句 (一)判断句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2、“……,……也” 例如:段公,仁信大人也. 3、“……者,…….”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通过句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表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示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为表示判断)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省略句:将句子中某些成分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如下: 1、省略代词 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等. 例如: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三)被动句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④受制于人.(……受……于……) ⑤为天下笑,何也?(为) 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⑦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 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被……缠绕 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四)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有两种类型: (1)动宾结构(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要前置) (2)介宾结构(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 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前置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4.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表恶其能而不用也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张溥《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勾践灭吴》.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宣公四年》(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行柔而刚,用弱而强《原道训》(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墓碑记》)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大王来何操?”《鸿宴门》;(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何敢助妇语.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作计何不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泰伯》.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僖公十五年》.(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

5. “相”的文言文特殊用法

“相”

充当文言虚词时读作“xiāng”,有两个义项:

①[副词],表示双方彼此对待关系时,译成“互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表示彼此间相交替关系时,译成“递相”。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父子相传。”

②[代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或从单方面发出,而非互相的关系。如:《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相”字也应该这样理解才对。

“相”充当文言实词时读作“xiàng”,意思是:相貌。如: 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

高考语文几乎都离不开文言文断句,也就是古人说的句读,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句读是关键。断句并不难,有规律可循,掌握技巧很重要。下文是具体技巧介绍:

文言文断句技巧

先通读,理解大意,联系前后文,先易后难来个粗断。有“曰,云,言”一般是对话句式,再就是人名,地名,名词不要拆散。

第二是标出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断句标志,分句首和句末。句首常见的有:其,盖,唯,何,盍,夫,且夫,若夫,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继而,纵使,然则,无论,至若,顷之,向之,俄而,既而,已而,未几等,句末常见的有:矣,耶,也,哉,乎,焉,兮,耳,而已等。此外还有独立标点的叹词,单音的如:噫,嘻;复合音节的如噫嘘嘻,呜呼,嗟夫,呜呼哀哉等。

第三是把握固定句式,习惯词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之处,特别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文言文固定句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为,可得……欤,得无……乎等。

第四点,先秦散文和以后的骈赋中修辞句式也很好辨别,特别是排比句,对偶句和反复句,多读两遍,气势就出来了,标点不难。

文言文断句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总后分,各个击破,这样能事半功倍。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1、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

2、划分层次、结构

很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帮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

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时学习中,很多学生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因为,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容易失去答题信心,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时要多练习直译,帮助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5、围绕核心思想作答

在做主观题时通常会用这三种方式来回答:(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目的就是要围绕核心思想来回答,即使有一些瑕疵,也不会影响总体得分,但是,如果撇开核心思想,就会离题万里,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高分。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文言文怎么断句

有5个途径:

1、找虚词: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2、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3、依总分: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4、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例〔5〕顶真: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例〔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例〔7〕对称: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例〔8〕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5、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10〕: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1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你好

文言文断句技巧. 六面:

1、根据注解标点弄懂文意握句内部自停顿;

2、掌握文言文词语特点(例现代汉语些双音节词文言文两单音节词需要读)读单词;

3、借助语知识析句结构读停顿

a、主谓间需稍停顿

b、宾短语宾间应稍停顿

c、介宾置其前应稍停顿

d、宾语前置其于主语间应稍停顿

e、转折连词前稍停顿

f、承接指示代词要停顿

g、根据语气助词确定停顿节奏;

4、些表示议论、推断、反问语气句前面夫、盖、其等词些词应稍加停顿;

5、偏短语介宾短语般停顿否则影响文章意;

6、特殊说明

a、解古代号、号、官职、名及名免停顿错误

b、停顿应体现省略部

c、表示间位词应该稍作停顿

需要注意:

1、具体划节奏停顿要太琐碎;

2、能搬硬套要结合语境反复研读充确理解句意基础才能找确停顿位置

文章标签: # 断句 # 文言文 # 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