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高频词汇888文档_高考高频词汇1909词

tamoadmin 2024-06-30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常考高中物理史有哪些?2.高考必考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3.高考2011物理学史完整版4.最好的学英语方法是什么?高中物理学史总结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

1.高考常考高中物理史有哪些?

2.高考必考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3.高考2011物理学史完整版

4.最好的学英语方法是什么?

高考高频词汇888文档_高考高频词汇1909词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

三、热学

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29、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21、1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四、波动学

2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2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五、光学

2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6?1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3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七、相对论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八、原子物理学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4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5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5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

54、19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高考常考高中物理史有哪些?

高中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

三、热学

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29、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21、1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四、波动学

2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2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五、光学

2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3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七、相对论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八、原子物理学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4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5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5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高考必考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电磁学

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

三、热学

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29、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21、1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四、波动学

2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2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2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五、光学

2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8、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3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六、波粒二象性

3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3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3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3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七、相对论

3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3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

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

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

4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八、原子物理学

4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4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4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5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5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5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

54、19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高考2011物理学史完整版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汇总,供参考: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 ——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 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

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2.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孙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

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Ⅱ.选考部分:(选修3-3、3-4、3-5)

三、热学(3-3选考):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 。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 -273.15℃)是温度的下限。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度转换关系为T=t+273.15 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四、波动学、光学、相对论(3-4选考):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

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46.公元前 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

①迈克逊-莫雷实验一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一一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 同位素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五、动量、波粒二象性、原子物理(3-5选考):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m~15m。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 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72.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中子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热交换器等组成)。

73.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4.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最好的学英语方法是什么?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

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

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17、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9、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2、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3、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

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

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4、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5、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6、1887年由赫兹

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27、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29、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0、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31、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32、1897年,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33、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4、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5、1919年,卢瑟福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6、1932年查德威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7、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 或 。

热学

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2.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4.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5.瓦特在1782年研制成功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向蒸汽机。

.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的快慢(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5.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42年 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6.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现代粒子物理:

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1/3 或 2/3。

1.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2.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3.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由赫兹证实。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量子力学的说明在第三册P56)

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电磁波、概率波、横波(光的偏振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光的电磁说中要注意电磁波谱(第三册P31),还要注意原子光谱(涉及光谱分析第三册P50)

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确其局限性)

6.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转化)

2.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3.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4.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5.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7.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8.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1834年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9.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即在研究感应电流的同时,发现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10.18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后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注意第二册P243的图)。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力学

windsy

发布日期:2009-04-23 22:57:14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回忆理想斜面实验)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7.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8.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发明了摆钟。

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单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

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

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υ成正比。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

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

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

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

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

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

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学英语简单吗?肯定会有许多学生说:“难死了”。为什么有好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都感到头疼呢?答案只有一个:“不得法。” 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为什么你说汉语会如此流利?那是因为你置身于一个汉语环境中,如果你在伦敦呆上半年,保准说起英语来会非常流利。但很多中学生没有很好的英语环境,那么你可以自己设置一个英语环境,坚持“多说”、“多听”、“多读”、“多写”,那么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很出色。 一、多“说”。 自己多创造机会与英语教师多讲英语,见了同学,尤其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尽量用英语去问候,谈心情……这时候你需随身携带一个英汉互译小词典,遇到生词时查一下这些生词,也不用刻意去记,用的多了,这个单词自然而然就会记住。千万别把学英语当成负担,始终把它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做。 或许你有机会碰上外国人,你应大胆地上去跟他打招呼,和他谈天气、谈风景、谈学校……只是别问及他的年纪,婚史等私人问题。尽量用一些你学过的词汇,句子去和他谈天说地。不久你会发现与老外聊天要比你与中国人谈英语容易的多。因为他和你交谈时会用许多简单词汇,而且不太看重说法,你只要发音准确,准能顺利地交流下去。只是你必须要有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果没有合适的伙伴也没关系,你可以拿过一本书或其它什么东西想对象,对它谈你一天的所见所闻,谈你的快乐,你的悲伤等等,长此坚持下去你的口语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多“听” 寻找一切可以听英语的机会。别人用英语交谈时,你应该大胆地去参与,多听听各种各样人的发音,男女老少,节奏快的慢的你都应该接触到,如果这样的机会少的话,你可以选择你不知内容的文章去听,这将会对你帮助很大,而你去听学过的课文的磁带,那将会对你的语言语调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多“读”。 “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默读”。每天给予一定时间的练习将会对你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好处,读的内容可以是你的课本,但最好是一些有趣的小读物,因为现在的英语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每道题的得分都与你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所以经过高中三年阅读的训练后,你必定会在高考中胜券在握。 另一种是“朗读”这是学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途径。 四、多“写” 有的同学总是抱怨时间紧,根本没时间写作文。其实“写”的形式很多,不一定就写作文才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写下你一天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或当天学了某一个词组,你可以创设一个语境恰如其份地用上这个词。这样即可帮你记住这个词的用法,又可以锻炼你的写作能力,比如学“wish”一词时,可写一小段如下: The teacher often asks us what we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My good friend Tom wishes to be a soldier.However,I'm different .I wish I were a teacher in the future.But my mother wishes me to be a doctor. 只几句话:但wish的几种用法已跃然纸上,这样写下来印象会深刻得多,这样比死记硬背wish的用法也有趣轻松的多。 学习英语不用花大块的时间,10分钟的散步可以练"说",吃完饭后可以读一会儿英语小说,睡前听几分钟英语,可以使你得到更好地休息……只要你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练英语,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很快提高的。 背英语单词技巧 1、循环记忆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 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二、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 上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2》如何学英语 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技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练习任何人是可以掌握的。一般地说,英语学习的原则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李扬的疯狂英语提倡,首先建立起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然后以句子为单位,大量地模仿,疯狂地操练,大声地朗读,最后达到自如地说英语,他的方法对提高说英语的能力很奏效。钟道隆教授45岁开始学英语,一年后,学成出国当口语翻译,并创造了逆苦恼、逆急于求成、逆速成的逆向学习英语的方法。他还提出学习英语要遵循听、写、说、背、想的方法,他的方法强调以听为主,并且把所听到的内容全部写下来。尤其是他的学习精神最可佳,他学习英语用坏了十几台录音机,你可想象他听了多少英语;用完的圆珠笔芯几乎装满了一个一拉罐,你可想象他写了多少,在一年半内,累计业余学习英语时间大约三千小时,也就说每天抽出几个小时来学英语。如果我们做到他那样,一定也能学好英语。最重要的是坚持,只要能下定决心,坚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学习英语,战胜自我最后肯定会有收获的。 注意方法,循序渐进 决心下定,还注意学习方法,有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不同的学习目的,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英语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也就是说,发音要正确、基本词汇要掌握牢、基本句式要熟练、基本语法要会用。 (1)要过好语音关。把每一个音标发正确,注意改正有问题的音素,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尽早地掌握国际音标,并尽量的掌握一些读音规则,尽快地能利用读音规则来拼单词,掌握读音规则对单词的记忆和拼写非常有用。 (2)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英语词汇是一难关,学习单词要从单词的形、音、义这三方面去掌握,要注意单词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用法,要学会一些构词法的知识,来扩展词汇量。学习单词要在语言材料中去学,要结合词组,通过句子,阅读文章来活记单词,死记的单词是记不牢的。坚持在读、说前,先反复听,听的时候反应单词、句子的意思和节奏,想一下单词的拼法、句子结构。并要同学习语法规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3)掌握好基本语法。语法在学习英语中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把握住英语的基本规律,通过例句或语言现象把死的语法规则要记住,活的规则要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掌握。总之学习英语要通过听、说、读、写、译来进行操练,不但要注意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质量,尤其是基本知识要掌握的准确,熟练。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提前预习,有的放矢 作为学生,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对要学的课文提前预习。首先在音标的帮助下试着拼读单词,也可以借助配套磁带反复听,对比一下,把握不准的要标出来,注意上课老师的发音,还要记一下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词性。借助课文的注释或辅导材料,预习一遍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讲课时注意听这些地方。总之,预习的目的是熟悉要学的内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 认真听课,积极配合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的主要场所。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老师一方引导学生搞好课堂教学是很必要的,但也需要学习者的积极配合。上课要专心听讲、作好笔记、认真操练、积极思考。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到的,要向老师提出,把问题搞清楚,老师讲授的问题,先注意听,下课后整理一下笔记,反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抓住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总之,上课时要做到耳听、眼观、嘴动、脑想,调动起多个感官来。 完成作业,找出问题 学完每一课,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一定不要看参考书上题的答案,做完后再对答案,对于作业中所出现的不明白的问题,应该记下来,等下次上课时提出来。做作业是英语学习的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消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笔头作业要动一动笔,口头作业要动一动嘴,提高听力要练一练耳,课文在听和读的基础上,最好背诵某些精彩段落。总之,要做大量的练习,英语是练出来的, 一定不要偷懒。 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学会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遗忘,但学语言有遗忘现象是正常的。更不必因为有遗忘现象而影响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与决心。问题在于怎样来减轻遗忘的程度。善于类比,总结知识,把新学的知识同过去学的有关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和联系。建立错误档案记录,加深印象,以避免再反同样错误。我们大部分知识和技能是靠重复获得的,及时复习对于记忆非常必要,学英语就是要坚持天天不断的练,不断地重复基本句型,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等。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同遗忘做斗争的过程。 总而言之,只要你能做到下定决心学,注意学习方法,把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这些环节作好了,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要学好英语,使之能与老外交流,就必须做到听说读写样样精通。重要性依次为听-说-读-写。先来浅谈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域,阅读为了了解各种知识与提高思想,写作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引起更深入地思考,使思想更先进,即更聪明。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侧重听说读写任一方面的能力。 1.听之策略 1)精听:适用短篇文章。第一次泛听,随后听懂一句过一句,听一句朗读一句,完整写下来。实在听不懂的看教科书,然后再听这一句,听不懂的要多听几遍。听完后搞清楚上下文联系,同时多读几遍,读完之后再完整地听,直到能轻松地听懂。 2)先听:适用短篇或较长篇的。先听课文录音,反复好几遍,如果是较长篇,选择在最适宜的时机用最精练的词与句子写下大意,如果是短篇的,努力做到每句都能写下来。等到基本听懂后,再翻开书读课文,读时留意刚才没有听懂的地方,弄懂所有的句子及理清上下文的联系,然后再合上书再听,直到能听懂。 3)泛听:不求听懂,只求听多,有时可跟着胡言乱语几句。 4)听英语节目,看英语**。 注:在听对话文章时,在不同的地方写下不同的人物,不要混写在一起。 2.说之策略 1)脱口而出 2)读准音标,读出语调。 要想脱口而出可通过一些方法来练习。 a熟背:当拿到一篇文章后,首先读,记并用母语思维去翻译理解这篇文章四者同时进行,然后用中文复述,要做到心中对文章的上下联系了如指掌(切不可死记硬背,否则效果相差很大),这时就可以抛掉自己的母语,直接用英语思维去背了,背几次后就可以背熟,再隔时反复背就能达到脱口而出。会背与脱口而出相差很大,只有在背的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背才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 b自己找一些日常常用的口语来记,每一种场合都要掌握一些,重点在自己所需要的句子比如工作上的。掌握后要反复,隔时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记住在记忆方面宁愿少背一点少记一点,但要记得非常熟练。 c看到某一现象或东西或场景或有感而发时,要第一时间用英语表达出来。 d自己创造一话题或场景自己与自己对话。 e找老外或去聊天室或其它机会与别人用英语聊天。 注:有时对于一些好的文章也可把听说连在一起,使变为自己的文章。 当精听或先听后,然后用中文复述,并且做到心中对文章上下了如指掌,这时就可以抛掉自己的母语,直接用英语思维去背了,背几次后就背熟,再隔时反复背就能达到脱口而出。 3.阅读之策略:阅读好不好看阅读的速度与准确程度。 1)读小说 ,作品等超长篇的:以训练语感,速度为主也可适当了解少数单词词组句子。此类文章一般以较简单生词少为主。 2)读课文里的长章篇的(字数以高中为准):第一遍以速度,语感为主,通过注意连接词,看文章的主题句与结尾句,体裁及上下文的联系快速了解文章的大意。二三.....遍以解决难点,记好句子词组单词,理清作者思路,搞清哪句是主旨句与结尾句,弄清何种体裁为目的。 快速掌握体裁的方法: a记叙文:往往一开始就交待人物时间地点及事件,然后再详细叙述事件发生的原因。 b议论言文:作者先提出论点,再对比进行分析或举例加以论证,得出结论。 c说明文作者先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加以说明。 4.朗读之策略: 1)最好朗读大篇文章,不用背也不用细细理解,知道大概意思即可,重点在读准音标及读出语调。 2)一边听磁带,一边模仿,也最好是长篇的。 5.写作策略: 以写日记与自己感兴或很受关注的作文为准(最好对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会写),偶尔缩写一篇文章(只缩写好的文章,缩写后要背会),或写读后感(既可以是评价此篇文章写得怎样的,可以是对此篇文章人物或事件的看法,也可以是通过此篇文章作者想表达的社会现实),或写续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写书信,或改写文章(看到好文章后改写变为自己的文章,再背会)。 写作指导:1)写作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写简单句并列句再写复合句,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到短时间。 2)阅读优秀作文,积累优秀的句段,思考作者的写作的思路。 3)切忌出现汉语式英语,宁简易简勿误,养成严谨的风气,并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写作技巧: 1)写好句子 a语言的简洁性: 用单词代替短语。用短语代替从句。避免结构重复。如用clearly 代替it is clear that 用do you konw the man speaking in the meeting 代替 do you know the man who speaks in the meeting 2)正确使用从属结构如: the Forbidden city ,which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uld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the Forbidden city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uld. 第一句侧重紫禁城的位置。而第二句侧重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3)写倒装结构如 there comes the car车来了。如果用a car comes 显得很一般。 4)重复:可起强调作有时候重复用,如morey is short ,very short 。(不过有些地方要避免结构重复而这里重复又起到强调的作用,本人才疏学浅,也不是很清楚,如果哪位高人知道就请多多指教) 5)利用加强语气的词语或句子。如what on earth are you talking about 2.写好文章 a在动手写之前先想好整个思路也可列个题纲,再选择主题句的位置,可位于句首,开门开山;位于句尾,使读者产生悬念,鼓励读者阅读的动力;句中也不错,但要使用恰当,显得自然.确定位置后,再选择要领式(包括引人注目的事实,事件,统计数字)或设疑式(有提问和争议式)式对比式(通过对比引出主题)写出主题句. 如is watching TV good or bad 此句为争议式.写下之后看主题句是否明确,1.即通过看主题句作者能否一目了然本段的确切主题2.看主题句能不能扩展,使下面有话题可讲. b扩展句:做到单一性,即围绕主题来写,不偏离中心。做到连贯性,前后链接,条理清楚。转承语(and but...) 的使用对文章的连贯性很有帮助。以及前面句子的技巧都可以应用到扩展句里来。 3.结论句:与主题紧密呼应。主要类型有感叹句,问句,总结,比喻,概括,名言。结论句可有可无。 6.了解适量的中英文化差异。 7.学习适量的英语谚语和成语。 8.单词和词组是基础,记单词和词组的方法有: a记同义及反义词b记一个词的动,形容,名词形式. c记形似词 d记同类词如(蔬果,衣服,身体组成,不同国家,生活用品....)e单独记各个领域的单词..如你学习电话英语的时候,就学与电话有关的单词f通过文章来记单词和词组 f 记一个单词扩展开来的词组作为一组来记如take out take off take on 9.唱歌:要学会唱歌,首先最好先要翻译歌词,还要能够流利而又有感情地朗读,最后再把它背下来,就可以next了 不过呢通过前面的训练如果不加以复习的话很容易忘记的,所以要制定一个复习大策略. 10.复习:包括复习背与读 背:凡是写入笔记本的单词,词组,短语,句子,文章都要隔时看,记.遗忘由快到慢,要记住这些内容的二小时内要再记一次,一天之内要记第二次.此后最好每隔天记一次直到形成长期记忆就ok了.对于好的短语,句子与文章在平时就反复背诵,直至脱口而出,并在找开笔记复习前要先背一遍。 读:凡是对读过的文章(最好有磁带,可跟着读),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朗读,最好在早晨。 本人觉得除了这些资料其它的平时读过的材料都可以扔到一边不去看。当然对于写作的文章无论好坏都应该保留着,享受着一点点的进步嘛。 11.当然当你能够坚持学英语的时候你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别学错方向了,如果你重点在学不是太重要的那一方面知识就等于浪费了很多时间因此: 多与别人交流学习的方法,与别人一起探讨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防止你学错方向。 总结:学习英语一要靠你的兴趣二要靠好的方法三要靠你坚持不懈,尽可能地有多种途径学习,不要一味地提高阅读或记单词什么的..那样很乏味你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所以方法肯定也是不同的..切忌一定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最好能完整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无论你干什么事,或工作或玩或干了些事情一下子静下来去学英语的时候一看笔记本就知道自己要学习哪一方面了..另外找阅读文章时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读,背诵的文章就更不必说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兴趣..总之只要你想学好就肯定能学好。。我是这样想的你觉得呢 当然了以上的方法是根据自己查了许多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才总结出来的适合于自学英语的人的,主要特点在全面概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学习。有些是根据自己的状况写的.不过我相信大家还是能得到一些启示的.不过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可能有很多地方想得不周到希望大家谅解并能够帮助指点

满意请采纳

文章标签: # 物理学家 # 发现 #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