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江苏历史高考卷,江苏高考历史试题
tamoadmin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1.2013江苏扬泰通联考南通三模试卷难度点评2.江苏2023高考600分以上人数3.04年至06年高考文综试卷4.历史发散思维例题5.江苏高考三天考试科目安排2023江苏高考总分是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江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
1.2013江苏扬泰通联考南通三模试卷难度点评
2.江苏2023高考600分以上人数
3.04年至06年高考文综试卷
4.历史发散思维例题
5.江苏高考三天考试科目安排
2023江苏高考总分是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江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江苏高考各科目分值: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满分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满分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相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江苏的高考试题难度不小。
根据历年经验可知江苏高考难度处于较困难模式。江苏每年的高考试题难度有所不同,2022年江苏高考难度大于2021年江苏高考是新高考全国一卷,江苏新高考全国一卷难度较难,不会和往年有太大的区别。
考试注意事项:
1、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
2、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考试中,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草稿纸,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
4、考生提问须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可提问有关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污染等问题。
2013江苏扬泰通联考南通三模试卷难度点评
2023年新高考一卷的省份有山东、浙江、河北、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
浙江省、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地区,浙江省2023年高考是首次使用新高考一卷。河北、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六个省份,是3+1+2地区。
新高考一卷的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余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门科目,均由各个省份自主命题。
新高考一卷的特点:
1、高度灵活多变
虽然高考试题命题始终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但实际上变化无处不在。因此,考生需要具备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
高考试题的命题原则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性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难度大且新颖
高考试题不仅难度很大,还有一定的新颖性。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平时积累知识和经验。
新高考试卷难度与命题思路:
1、试卷难度
新高考一卷的试卷难度相对较大。首先,新高考一卷考试科目相对较多,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考试内容相对较为全面。
其次,新高考一卷试卷的命题思路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新高考一卷试卷的难度相对较大。
2、命题思路
新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例如,在语文科目中,新高考一卷的阅读理解题目不再是单纯的阅读理解,而是需要考生综合运用阅读、写作、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来作答。
在数学科目中,新高考一卷的试卷中增加了一定的实际应用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新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相对较为复杂,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
江苏2023高考600分以上人数
还有一个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将来临。前两天,南通的高三学生迎来了第三次模拟考试。记者了解到,此次“三模”是扬、泰、通三市高考前的第二次联考,也是高考前最后一场“重量级”考试。江海晚报记者特邀南通一中对语、数、外、物、化、生、史等试卷进行了点评。
语文
平和厚实 稳中有新
高级教师华荣认为,三模试题紧扣《考试大纲》,试卷平和厚实,稳中有新。试卷体现了能力立意、难易适中、语文味浓、时代感强、贴近学生等特点。从全卷看,考查的基础知识不偏,难度适中;阅读鉴赏和语言表达的试题,对能力的要求较高;作文考查的重心不是审题,而是立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整套试题较平衡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积累,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效度高,区分度大。
数学
题目新颖 难度偏高
高级教师葛红娟认为,数学试卷对学生能力要求偏高、知识点覆盖全面、题目新颖、信息量大、运算量大、难点集中、难度偏高。具体表现在,一是覆盖面广,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各重点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涉及,重点知识在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理念。二是试题重视基础,紧贴教材。填空题以基础知识为主干,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考查通性通法。试题中许多题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公式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三是强化通性通法的考查,对常规题型,重要知识点有所偏重。四是学生普遍反映应用题看不懂。
英语
体现要求 考查能力
高级教师葛兴华认为,三模英语听力题的命制请了高考试题命题制作人员参与,无论是题目的质量、难度还是录音制作完全能与高考题媲美,仿真度较高。单选题考查了名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时态语态、三种从句、主谓一致、虚拟语气、情景会话、非谓语动词等主要考点,难度中等,与往年高考难度接近。完型与阅读的命题尽力往高考方向靠拢,难度上略高于往年高考的难度,体现了往年高考在完型与阅读题上考查学生能力的意图。写作题采用了表格提示的形式,填加了开放度,让学生练习多种题材的表达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
物理
仿真高考 实战演习
高级教师郭燕认为,三模试卷涵盖知识模块以及赋分情况为:力学(共 41分,占34.2%)、电磁学(共55分,占45.8%)、3-3(12分,占10%)、3-4(12分,10%)、3-5(12分,10%),符合考纲对各模块的赋分要求。关注了力学的基础地位,突显了电磁学的核心地位,把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寓于知识的考查之中,如力电知识的综合考查作为区分学生能力的把关题出现。本卷涵盖了高中物理84个知识点中的70个,覆盖率达82%。本卷注重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着力考查学生的分析物理问题能力,如动力学与功能关系两大思路、处理复合场与电磁感应难点问题。紧扣大纲、围绕课本及考纲,无偏题、怪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化学
题型新颖 上手困难
高级教师陆永明认为,基本覆盖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试题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做起来不是很顺手。题型比较新颖,上手比较困难。比如说有机合成,以环状化合物为切入点,学生答题难度较大。难度和高考相当。一模较容易,三模难度和二模相当,比较贴合高考的要求,可以起到较好的练兵的作用。
生物
难度略低 知识面广
市骨干教师李伟认为,生物试卷难度不是太大,比一模二模要容易一些。难度比高考略低,可能命题考虑到要树立考生参加高考的信心。内容上,选择题部分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考察比较全面;非选择题部分,试题的材料背景较新颖,突出了核心知识。试卷强调了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能力的考察。
历史
重视能力 源于教材
高级教师倪春华老师认为,历史考试凸显全真模拟的特征,试题严格依据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测试说明》,以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为模本,与二模相比降低了难度。突出关注主干,重视能力,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原则。试卷既重视对基本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又注重运用新情景材料,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和思想素养的综合考核。通过本次模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复习中把握准确的方向。
04年至06年高考文综试卷
江苏省2023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如下:
历史等科目类:4244人。物理等科目类:32621人。物理等科目类:13787人
一、
江苏省是全国教育强省之一,其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表明,本次江苏高考考试成绩十分出色。历史类的考生中,654分以上不公布分数的有104人,文史类600分以上考生有4244人。
江苏省高考本科线是474分,达到或超过的考生达到了53767人,表现非常出色。而物理类方面,江苏省物理本科线是448分,达到或超过该分数的考生上线人数为173523人。
26746考生考取了艺术类专业。从江苏的数据来看,高分考生是扎堆出现的。可以看出,江苏省不断完善其高考制度,使其适应于时代潮流,多渠道的选拔工作的效果十分显著。
二、填报志愿的重要性
一旦高考成绩公布,考生们就要开始填报自己的志愿。求学者从众多大学专业中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从而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顺畅一些。如果选择了错误的专业和去了不适合的高校,自己和家庭都将会损失很大。因此,填报志愿是高考过后又一大难题。
如果考生想要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必须了解自己的成绩处于什么水平。因为填报志愿需要参考往年的高考录取数据,而往年的录取数据最重要的就是位次。
大学历年的分数是什么位次,需要用当年的一分一段表来进行匹配。一分一段表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是志愿填报的基础源泉。
三、江苏2023年一分一段表详解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3年高考的江苏省一分一段表。从数据来看,本次江苏省高考成绩甚至比去年还要优秀,显示了教育力量的进一步强大。以下是江苏省2023年一分一段表的详细数据:
1、物理类:2023年江苏省物理类高考总分数为750分,600以上人数高达32621人次,650分以上考生有5238人,物理类加上历史类的本科上线人数为227290人次。
2、历史类:2023年江苏省历史类总分数为750分,654分以上不公布分数的考生有104人,还有4244人的成绩在600分以上,文史类加上理工类的本科上线人数为227290人次。
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表明,江苏省高分考生仍然数量巨大,这或许可以将试题的区分度反应出来,还有待提高。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各个方面,做出理性且符合自己兴趣的选择。
江苏省2023年的本科线是474分,上线人数超过53,000人,达到51%。但是志愿填报凭借的并不只是分数,还需要多项素质的综合考察,如语言表达能力、背景、兴趣、爱好等等。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有人缺少这些细节,最终选择失败离开高校。
因此,考生需要在填报志愿之前好好做做功课,学校资料、专业介绍、教师情况,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适合性等等,都需要认真去了解。这将为你的志愿填报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江苏省高考成绩公布,22.7万人考上本科,这个数字体现了江苏省教育的强大实力。同时,在获取高考成绩后,做好填报志愿的工作。
考生必须了解自己的综合素质,综合各项因素进行选择,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才能做出更符合自己的切合实际的决定。无论如何,只要有着持之以恒的心态坚定目标,都能在未来拥有更好的未来。
历史发散思维例题
2006年高考试题
2006高考数学陕西理科卷
2006高考数学陕西文科卷
2006高考英语福建卷
2006高考语文湖北卷
2006高考语文江苏卷
2006高考语文全国I卷
2006年北京高考英语试卷-新人教
2006年高考(重庆卷)英语试题
2006年高考理综(北京卷)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I)
2006年高考理综(重庆卷)
2006年高考全国卷II理科数学试题
2006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试题
2006年高考试题北京卷文科综合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试题上海卷英语听力试题
2006年高考数学(湖北理科卷)
2006年高考物理(广东卷)
2006年高考物理(江苏卷)
2006年高考物理(上海卷)
2006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Ⅱ)
2006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
2006年各地高考作文题
2006年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2006年江西高考英语试题与答案-新人教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含听力原文、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江苏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I)英语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数学含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数学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数学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数学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含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英语试题及解析[特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文)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文)数学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英语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试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文)数学及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语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文)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文)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文)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英语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史类)数学及参考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英语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数学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
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英语试卷
20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2006全国高考英语试卷(湖南)
2006陕西英语高考真题卷
2006上海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
2006天津高考英语听力原文
2006理科数学(上海卷)
山东2006高考语文试题
2006文科数学(上海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广东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天津卷)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英语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语文及参考答案
2006年普通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广东卷)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卷)及答案
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
小学一年级试题 小学二年级试题 小学三年级试题 小学四年级试题 小学五年级试题
小学六年级试题 初中一年级试题 初中二年级试题 初中三年级试题 高中一年级试题
高中二年级试题 高中三年级试题 2006中考试题 2006高考试题
南沙群岛3hk_
江苏高考三天考试科目安排
1.请问如何发散思维学习历史 能举例吗
首先说下线性思维,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说承前启后,说道某一件事,要想到和他相关的前事后事,以及他们之间的因果、承接等关系,比如,说道宗教改革,必不可少的要提到前面的文艺复兴,后面的启蒙运动,甚至更前一点的古希腊哲学思想,这样就练成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这个就不多说了。
再来讲一下发散性思维学历史,这个我是这么理解的,看历史问题、观点,应该全面。如何全面,首先,不应看一方面,而应该站在多角度去看,即一般不存在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总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我们都应该想到、指出,当然在做高中历史分析题目的时候,有时候仅仅只要说出一个方面即可,但一定要自圆其说,给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视情况而定。其次,看问题不应该局限在一个角度,经济、政治、思想、军事、文化、环境、地理等等因素都要考虑到,无论是做原因题、还是影响题、还是内容题,总逃不出这几大方面,然后根据相关的历史环境,结合事件特点,自己加以论述,根本无需照着书本背。比如,拿破仑加冕为王,封建的帝王为什么说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呢?经济,他颁布了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政治,他的政令有哪些方面是适合资产阶级的发展的,思想,传播了什么思想,军事,打击了什么势力,等等等。最后,个人认为,应该是比较的思维,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将两个或者更多有联系的事物、人物加以比较,分析共同处和不同处,以及造成的不同影响等等。
最后,我要说一句,因为本人在高中时期是文科班出生,只是对高中历史比较擅长,进入大学之后,我选择了金融专业,没有专业的学习,更多的只是将历史作为一种兴趣来看,所以很多东西有所遗忘,也只是我随意浅谈,仅作学习高中历史的参考。真正的历史也不是教科书上所陈列的,还需自己去真正地品味。
2.发散性思维 的事例众所周知,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而涉及中学阶段的创造力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言的。
完整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应该同时包括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两方面,但正如科学史学家库恩所指出的:“收敛思维的严格训练几乎以科学的起源开始就是它本身所固有的”,①在传统教学中,严格而系统的物理知识传授必然渗透着以逻辑分析推理为基础的收敛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的教学现状不是收敛性思维重视不够,而是发散性思维训练不足,学生往往缺乏与物理知识相联系的多角度、开放式的思维展示,以及在宽广的思考层面上对实际问题做出有意义的评判能力,因此创造力培养首先要从发散思维训练入手。如何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否提几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多从侧向、逆向思考解题,安排一些探索活动就算是发散式教学?有没有更系统的、更便于教学操作的发散训练形式?能否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给出客观具体的评判标准?这里,特别值得推崇的是建立在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基础上的发散训练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任何一种智力总表现为对一定形式的内容,进行一定形式的心理运作或加工,并产生一定形式的产品或结果,所有这些智力形态构成包含120种能力因素的复合体,其智力因素结构如图1所示。 运作 内容 结果 依据上述智力结构,要开发学生智力,就要在教学上把思维运作、内容和结果三方面结合起来,设计训练方案。
具体到发散性思维训练,就是把图中的发散性加工运作与4种内容和6种结果结合,产生24种不同的单项训练形式,如图形单位发散性加工、语意类别发散性加工等等,使每一项与智力有关的思维都得到充分训练,都有相应的、可操作的检测指标。通常认为,创造性思维存在于问题的解决实践。
那么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地方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吉尔福特指出:“答案是,凡有发散性加工和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②此外,不同人的创造力类型不同,如果追本溯源的话,也极有可能与他的某个单项发散能力较强有关。
例如有人图形发散性较好,相应的空间想象与形象再造能力较强:有人符号发散性突出,往往更容易在数理学科领域里做出创造性成果等。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按吉尔福特的智力操作程序,开展有针对性的分项发散思维训练。
实践表明,发散性思维品质有层次之分。如果以思维加工的最终产品结果衡量,具有单位、类别、关系的发散加工形态,更多反映思维的流畅性,属初级发散;系统与转化形态已具备较好的思维变通性,属中级发散;而能由一事物导致另一种新事物,特别是在思维收敛基础,已获得有意义的选择判断后,又进一步扩展发散的应用加工形态,则往往能产生独特新颖的思维成果,应属于高级发散。
教师在实施这一模式时,要结合学生年龄与智力水平,掌握好专项训练的类型与强度,做到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开展系统的发散思维训练,在心理学书籍已有许多成功事例,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吉尔福特理论指导下,从基础入手,结合学科知识内容,分项训练学生各种发散思维能力,使之融合于具体教学之中。
下面以图形发散为例,着重说明怎样在物理教学进行单项的基本发散思维形态训练。(1)图形单位的发散能力训练。
这种训练的要点:将某个图形或实物单位作为想象出的可能图景中的基本单位要素,或依据基本图线要素画出不同图形。物理实例: 盛某种液体的容器中有一物体,若起初是木块V浮在水面上,露出1/5 V,求F浮。
现改变物体与液体类型或用箭头表示初始浮沉状态,可给出多少有意义的浮力问题。一些可能的实例如图2所示。
(2) 图形类别发散能力训练。训练要点:自选标准将图形或实物分成不同类别 物理实例:如图3所示,自选标准将下列各种运动状态分成尽可能多类别:(3)图形关系发散能力训练。
训练要点:给一组材料,找出或联想出其中图形或实物间尽可能多的关系。物理实例:图4a 给出一辆自行车实物。
请从运动状态角度指出图中b、c、d、e、f 与自行车的关系。可能的关系:(a)(b)(c) 中物体不倒,重心垂线应落在支撑面上;(d) 脚踏轮作用与轮轴相似; 车轮上一点运动轨迹与(e)的运动轨迹相同;骑车能直立不倒与(f)中汽车刹车时均有惯性力起作用(或如果将两者看作质点,均作直线运动)。
(4) 图形系统发散能力训练。训练要点:将若干单位图形或将实物分解为单元图形,再组合成尽可能多的有意义的图案。
物理实例:先将图5(a)所示例题拆成有意义的单元,再自行设计包含这些组分的物理习题(题图可添加其它图形因素,如线段、方形等) 。可能的组合事例参见图5中(c)~(h)。
(5)图形转换发散能力训练。训练要点:将图形或实物转换成其它不同形式产品。
物理实例:①黑箱转换问题。如图6中a所示,黑盒内有一个电源和若干阻值相同电阻组成电路,盒外有四个接头。
己知U12 =5v,U34 =3v,U13 =2v,U42 =0v,若要求电阻个数不超过5个,试画出尽可能多的电路。可能的电路连接参见图6中(b)~(g) ②物理模型转换问题。
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决。
3.发散性思维的具体事例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说上网这件事,有许多家长,严格禁止孩子上网,要孩子专心读书。这样做对不对呢? 我们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就孩子上网一事,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辩论,弄清利弊,这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无疑是有益的。再如,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北京市是“发表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光直抒对春雨的喜好是不够的,要使文章深入下去,引发开去,运用发散思维,可以想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对台方针、可以写自己的亲人、老师、朋友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把这些比喻为春夜喜雨。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
4.历史感悟题怎么写.主要是求格式感悟类试题虽然答案不固定,但是解答时,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建议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答题信息.首先,要明确试题所要回答的重要知识点,也就是题目要求对哪些历史事件或哪些人物进行感悟,明确感悟的对象和内容;其次,要结合对历史事件的经过或人物的事迹看法,阐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悟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论从史出,切忌脱离教材的东拉西扯和高谈阔论甚至不着边际的口语化句子. (2)力求答案完美.在找到知识要点和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规范、要点清新、合乎逻辑等,又要做到答案与分值相一致,即分值少则少答,分值多则多答详答. 1、探究创新型: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具有多重性.后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把历史上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引入习题,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知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个评价.让他们在探究中创新,在探究中进步,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更加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能用“忠臣”或“奸臣”、“民族英雄”或“卖国贼”、“好事”或“坏事”来简单地划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如何评价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等历史人物;如何看待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例1:在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不惜代价,以总价3000万港元勇购三件兽首,受到国人的热烈欢迎.对于花巨资收回国宝,有人以为不值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国宝的流失和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 例2:修复圆明园的争论:有人认为应该修复圆明园.理由是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和精华所在,必须全面恢复,以使后人了解我国古代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有人反对,认为被侵略者的烈火焚烧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你认为要不要修复圆明园呢?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此类练习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乃至标新立异.无疑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思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2、身临其境型:也可以称之为角色体验型. 指在设置的习题中,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认识历史.从而设置了一种新颖的问题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1:我们设计了“北京人制造工具、渔猎、利用自然火”三幅假想图,请学生依据教科书内容,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有声有色地描述“北京人的一天”,领悟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例2:2003年12月4日,是圆明园罹难143周年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列强火烧圆明园的见证人,你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这种开放题比较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和创新意识品质以及情感体验品质等.这种开放题,前提是学生“身入其境”,要求对所学知识、特别是当时的宏观背景要求把握全面准确. 3、学科渗透型: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包含了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广义上说,历史学科是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知识的总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历史的触角所及,必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综合性,因而历史练习的设计也应该凸现其综合趋势,强化其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深化对历史学习的领悟.我们向学生传递的历史应是个“大历史”的范畴,而不应仅仅是狭隘的“小历史”,更多的让历史和其它的人文学科相连,让它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例:(1)结合地图和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2)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引发了一场什么战争?此题涉及到一些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识,只有清楚地知道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才能更清楚地去分析、理解它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及一些大国一直以来要把它据为己有的根源了.这种开放题放大了知识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长度,突出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必须具有更多的综合、辨别、理解的能力才能正确作答. 4、聚焦时事型: 历史与现实同属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
5.历史学习中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传统教育尤其是讲授法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和标准化,过分强调程式化的解题思路和逻辑步骤,造成了聚合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优势,反而不利于创造性发挥。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聚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缺少的两个侧面。 1、主体发散法。
主体发散法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指向的内容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而转换的思想方法。主体发散法典型特征是角色视角,即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说不同的话。
运用主体发散法首先要明确“角色”,如人物、人物的地位、人物生活的年代和环境。其次是依据问题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是回答不同的内容。
这就要求平时在上课和复习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顺利进行思维转换,防止张冠李戴。人民版选修《重大历史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后的材料题关于商鞅的评价是主体发散法在教材中的体现;2006年江苏省高考试题中关于大运河的评价,2007年关于长城的评价无疑使主体发散法成为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2、层次发散法。层次发散法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指向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含义、内容、性质、目的、原因、地位、作用、意义、条件等到不同层次思想方法。
层次发散法往往是在集中评述某一历史现象时运用,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思考问题缜密、全面、防止要点遗漏,不足之处在于过于烦琐。因此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根据题目的特定情景和要求灵活确定侧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更从的时候要求精当。
僻如明治维新可以三段论:背景、内容、影响。背景中又可以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面对的国际形势;内容中又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影响中又有性质、地位、作用、意义、启示。
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时的特定情景或要求。 3、逆向发散性。
逆向发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指向与题目意义的方向相异或相反的思想方法。逆向发散法从内容的关系上而言可以分为整体发散和局部发散。
在平时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应用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势,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有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规定性发生变化时造成误判。善于运用逆向发散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思维的失误,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评价问题。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从整体上逆向思考,而且要从局部去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
因此历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点。例如我在讲解内阁的设立时,我要求学生顺着我设立的问题去整理教材看书。
明成祖为什么设内阁?明太祖为什么要废丞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何时产生?有何变化?变化的趋势的是什么?逆向思维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要多选择相关的高考去训练学生。
6.发散性思维的具体事例发散性思维一般指发散思维,具体事例有: 1、平面思维:以构思二维平面图形为特点的发散思维形式如用一支笔一张纸一笔画出圆心和圆周。
这种不连续的图形是难以一笔画出的。 2、逆向:背逆通常的思考方法。
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做反向思维 。因为客观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
如:化学能能产生电能 据此意大利科学家伏特1800年发明了伏打电池。反过来电能也能产生化学能,通过电解,英国化学家戴维1807年发现了钾、钠、钙、镁、锶、钡、硼等七种元素。
3、侧向思维:从与问题相距很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19世纪末,法国园艺学家莫尼哀从植物的盘根错节想到水泥加固的例子。
当一个人为某一问题苦苦思索时,在大脑里形成了一种优势灶,一旦受到其他事物的启发,就很容易与这个优势灶产生相联系的反映,从而解决问题。 4、横向思维:相对于纵向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形式。
纵向思维是按逻辑推理的方法直上直下的收敛性思维。而横向思维是当纵向思维受挫时,从横向寻找问题答案。
正象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多维的一样,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则代表了一维与多维的互补。最早提出横向思维概念的是英国学者德博诺。
他创立横向思维概念的目的是针对纵向思维的缺陷提出与之互补的对立的思维方法。 5、多路思维: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这是发散思维最一般的形式(逆向、侧向、横向思维是其中的特殊形式)。
扩展资料:
形似,即由此物想到与此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相似的事物。 比如通过少年想到幼苗、雏鸟,通过犯想到虎狼、魔鬼等,通过月亮联想到镜子,通过红色联想到烈火,通过悦耳的鸟鸣联想到动听的歌声等。
神似,即通过事物间的情调、神态、气质有相似处进行联想,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均属于神似法。 2、相关联想。
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有些事物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有相同的地方,因而可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比如通过一张发黄的照片联想到过去的岁月,通过明月联想到嫦娥,通过蜜蜂采集花粉酿蜜联想到奉献,通过蚂蚁啃骨头联想到韧性,通过石灰粉身碎骨联想到献身等。 3、对比联想。
即由对一事物感知联想到与之特点相反的事物。比如通过大海联想到小溪,通过大树联想到小草等。
包括形反、神反、意反三种。形反法,此法与形似法相反,比如通过月亮联想到昏暗,通过美联想到丑,通过高大联想到矮小等。
神反,此法与神似法相反,比如通过昏暗、阴暗,想到希望、光明等。意反,有些事物间形虽相似,但意却相反,因而可由此物联想到彼物,比如通过联想到进步,由消极联想到积极等。
4、因果联想。即由原因联想到结果,或由结果联想到原因。
江苏高考三天考试科目安排如下:
6月7日:09:00-11:30语文。
6月7日:15:00-17:00数学。
6月8日:09:00-10:15物理。
6月8日:09:00-10:15历史。
6月8日:15:00-17:00外语。
6月9日:08:30-09:45化学。
6月9日:11:00-12:15地理。
6月9日:14:30-15:45思想政治。
6月9日:17:00-18:15生物。
高考政策:
高考政策是指教育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高考相关的规定和政策。高考政策会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政策:
1、录取方式:
高考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录取方式。录取方式通常包括综合评价和分数录取两种方式。综合评价是综合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学科竞赛、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分数录取则是根据高考成绩进行排名,按分数高低确定录取名单。
2、分数线:
每年教育部门会根据情况设定高考录取的分数线。分数线是根据考试实际情况和招生计划来确定的。考生的高考总分需要达到或超过分数线才有资格进入相应的大学。
3、科目设置:
高考科目的设置会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考试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其他文理科目。不同省份和地区可能会在科目上有所差别。
备考方法:
高考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考试,准备充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以提高考试成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高考备考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高考备考的基础。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对各科目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复习。
2、重视基础知识:
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因此,建议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并注重理解和运用。
3、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时间和科目难易程度,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将复习内容分成小块,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一复习,有利于掌握知识点和充分回顾。
4、多做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是很好的训练工具,可以帮助熟悉考试模式和提高应试能力。做模拟试题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并熟悉考试的时间限制和答题技巧。
以上数据出自高三网。